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话说忻州的来历

时间:2021-04-30 12:00:34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430_72a0a55d0380aa1734eeecb02269560e.jpg

忻州古城东城门楼

2021年春节,忻州古城炫出了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成为省内最佳网红打卡地。“忻”字的古义,“忻,从心,斤声”,是开善心、闭恶心的意思。“忻”与“欣”音同义异。又因“忻”与“沂”字形相近,时有人将“忻”读成yí。而在《西游记》中频繁使用“忻然”“欣然”,使“忻”等同“欣”,或为《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叶,是受《广韵》影响。《广韵》为北宋真宗年间的韵书,是把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作韵文者查验的字典。欣、忻同为斤声,《广韵》把欣、忻二字合为一字,并无不妥。但随着年代的推移,字义也混为一谈了。《说文解字》:忻,闿也,从心斤声。司马法曰:善者,忻民之善,闭民之恶。”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闿者,开也。言闿不言开者,闿与忻音近。忻谓心之开发,开其善心、闭其恶心,是取善也。与欠部‘欣’谓笑喜也异义,今义非古义也。”《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书作者许慎是经学大家、文字学家,其治学严谨,著书当为可信。由“忻”字说到“忻州”名称的历史。《魏土地记》载:“汉高祖到平城,为北军所困,用陈平计得脱,还师而南,六军欣然,举目而笑,故名之忻口。”今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忻县历史纪事》认为“忻州”名称亦源于此。《资治通鉴》记叙较为详细,公元前200年,刘邦击败韩信,“信亡走匈奴;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复收信败散兵,与信及匈奴谋攻汉。……汉兵击之……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冒顿与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会天大雾,汉使人往来,匈奴不觉。陈平请令强弩傅两矢,外乡,从解角直出。帝出围,欲驱;太仆滕公固徐行。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汉亦罢兵归,令樊哙止定代地。上至广武,赦刘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对照历史典籍,笔者以为《资治通鉴》较为可信。汉高祖到平城,即与大军汇合,胡骑退去,刘邦亦罢兵。行到广武,还封赏刘敬为关内侯。行色从容,亦很安全,不存在《魏土地记》所载被匈奴骑兵逼到如今的忻口地界才“欣然”。据明朝万历年间《忻州志》编撰者杨维岳考证:“旧制:汉高祖脱平城围至此,六军开口欣笑,故名。考沙河名忻水,发源于崞,经流于忻,隋因以名郡。此为郡北要塞,故名忻口耳。平城至此五百里,何始笑哉!以笑为忻口,甚谬,今正也。”意即:忻州之名还是由忻水得来的。忻州历史上曾有过秀容、九原称谓,直到隋朝(公元598年)才称忻州。《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八年改置忻州,因州界忻川口为名也。”《山西郡县释名》忻州:“忻水,一名肆卢川,在州北七十里,与州南牧马水合入滹沱河。”(见《忻县历史纪事》北岳文艺出版社,王欣编著)肆卢川、忻水,即今天的云中河。由上可知,汉代许慎认为,“忻”与“欣”音义不同;宋代司马光详细记述了汉高祖北击匈奴之事,并无所谓“欣然”之说;清代学者杨维岳认为“欣然”说“甚谬”。综上所述,忻州地名是因忻川口或者忻水命名,与汉高祖无关。尽管他们对忻水是滹沱河还是北云中河说法不一。忻州地名的出现是隋朝(公元598年),汉高祖白登被围是公元前200年的事,前后相差将近800年,且用陈平计谋得脱,匈奴铁骑从大同一路追击到忻口,“欣然”一词有显牵强。

吴红兵/文 张存良/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