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投 >

平型关:古长城上的历史记忆

时间:2021-08-04 16:02:15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804_7baaae49992a5df0dd8cd27933d8aeb1.jpg

20210804_041f47f6589c2fa6546bb32a8033d9f9.jpg

20210804_9698f9ff48e1a0502ffe36dd103ff3c6.jpg

20210804_29607aeaea5aaa1a19c2ed3ac4611d6b.jpg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山西晚报社共同推出的长城精神提炼总结——“游山西·读历史”全媒体宣介活动,以全媒体视角探访长城内外的醉美风光,记录长城脚下的风土人情……7月28日、29日,活动走进忻州市繁峙县,围绕山西长城的6个核心展示园之一——平型关—竹帛口—茨沟营进行,并延伸至周边的集中展示带和特色展示点。繁峙县文物保护所所长何宇飞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繁峙县共调查长城墙体17段,全长37907米;关堡13座,其中关2座,堡11座;单体建筑110座,其中敌台77座,烽火台33座;相关遗存石碑6块。繁峙县长城大致沿繁峙县和灵丘县交界处山脊从南向北延伸,长城在当地的主线走向是:经神堂堡乡神堂堡村东、茨老沟村东、横涧乡东水沟村、桥儿沟村东、马跑泉村、贾家沟村东、平型关村和东、西跑池村东,大营镇鹞涧村东至团城口村东南后,沿繁峙县与浑源县交界处,在浑源县王庄堡镇上牛还村西南入浑源县。了不起的长城明长城—竹帛口段因修建于竹帛口而得名,位于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韩庄村,故又称为韩庄长城,于1986年8月18日公布为山西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沿山沟走向长城竹帛口长城紧邻108国道。山西晚报采风团一行进入韩庄村,将车停在村口停车场,沿着村中的道路继续往山里走,大约五六分钟就可以到达通向长城的山路。有工人正在这条沿着山沟向远处延伸的土路上施工,“我们正在修建一条通过长城的步道,方便游客行走。”神堂堡乡书记马晓华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为了让竹帛口长城被更多人了解,让长城的周边环境更好,韩庄村每年都有动作:前年在山间种植了5万株玫瑰苗,今年开始修建登山步道,同时准备再栽种3万株玫瑰……同行的繁峙县政府办副主任宫慧亮介绍,竹帛口长城是明朝真保镇茨沟营长城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应对庚戌虏变(1550年)后日益严重的边患。《四镇三关志》记载,战国时赵国修筑,隋代重修,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在原长城外包砌砖石,加高加宽,全长35公里,有正城一道。由于此处山高坡陡,路窄谷深,山谷最窄处只有20来米,因此成为向南通往茨沟营、吴王口至阜平的要冲,也是明代战事高发地区。“茨沟下隘口二十二……牛帮口,正城一道,极冲;竹帛口,正城一道,极冲。”因竹帛口地处险要,明万历五年(1577年)又进行了增修,“茨沟营所辖竹帛口宜增墙四十丈”。竹帛口长城的茨字号空心敌台据其他茨字号空心敌台修建年代推断应是明万历二年(1573年)至万历四年(1576年)间修筑完成。竹帛口长城现有残留城墙超过两公里,敌楼及烽燧十二座,敌楼编号自北向南依次为茨字22至32号台,其中较完整敌楼四座,分别是茨字24、25、26和茨字32号台,前三座敌楼匾额保存完好。北部敌楼残基上有精美的石刻雕花。从长城望向远方虽然登山步道尚在修建,但依然挡不住大家向往长城的脚步,不少游客从山沟的土路前行,抵达竹帛口长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进,山西晚报采风团来到竹帛口长城的一座敌台前。敌台呈正四棱台形,底部石条砌筑,上部城砖砌筑。石条部分为实体,与城墙相连,城砖部分又分上下两层,下层用砖砌暗室,南北两侧开四面箭窗和射口,东西两侧开两面箭窗一扇门,暗室与箭窗、门相通。中有一天井与上层通,上层有射击和守望用的垛口。站在已经被岁月侵蚀的敌楼旁,有风从山谷而来,抬头望向山间,望向远方,可以看到蜿蜒的竹帛口长城顺山脊而下,跨河谷,沿山脊北上,隐入韩庄村东北方向的青山中。“明长城—竹帛口段总长度约2479米。城墙随蜿蜒起伏的山势修筑,墙高约6.6米,顶宽3.6米,砖石结构,敌楼上额镶嵌着‘茨字××号’的石刻匾额。”宫慧亮介绍道,茨字号长城断点很多,主要是山势比较陡峭的原因,由于山势险峻,基本不需要人为筑墙防守,防守山口和关隘足够。合理修缮保护长城颇受摄影爱好者青睐的竹帛口长城,保存着大段的墙体,以及多个较为完好的敌楼,业界认为:竹帛口长城是山西保存最好、最具规模、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长城之一。能达到如此现状,和当地对长城的科学修缮保护分不开。何宇飞介绍,繁峙县对明长城竹帛口段及部分敌台抢险的加固工程于2018年4月开工,2020年11月竣工并验收合格。在保护修缮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历时三年,完成了长城墙体2240米和“茨字贰拾贰号”至“茨字叁拾肆号”十三座敌台的保护修缮,规整了歪闪、坍塌、错乱的长城砌体,修补了残损部位,加固了歪闪、倾斜、裂缝部位,保证长城遗存的结构稳定,全面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妥善保护了长城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明长城—竹帛口段是明代北方边塞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节点,是明代社会、军事、历史的重要见证,反映了明代繁峙县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轨迹。它的选址、格局、形制与周围山体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体现出古代先贤的文化审美情趣、军事战略思想,创造了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与人类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明代军事建筑技术、施工工艺的重要实例,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何宇飞说起竹帛口长城,侃侃而谈,这些长城他都曾经多次徒步走过。长城脚下我的家小院落迎来送往爱长城的人59岁的刘兰姐在韩庄村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由两处院落串联起来的“刘大姐农家乐”也是她自己的家。7月29日,阳光明媚,清风徐徐,远处长城蜿蜒,坐在院子里的苹果树下,刘兰姐和山西晚报记者讲起了她与长城、农家乐与游客的故事。机缘巧合6年前办起了农家乐“刘大姐农家乐”地处韩庄村的一条小巷中,有两座相连的院子,院中种着各种花草树木,正值盛夏时节,红红的枸杞爬满院墙、翠绿的苹果挂在枝头、红的粉的花朵竞相争艳。“两座院子都是1985年修建的,一座是我家的,一座是兄弟的。后来兄弟搬走了,我就在1998年的时候买了他的院子,打通两处院子,改成一扇门进出。”精明能干的刘兰姐把两处院子拾掇得十分整洁,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隔三差五有人来问她:能提供食宿吗?“这些都是研究长城喜欢长城的人,他们从长城上下来后就进村打听,哪家可以吃饭住宿。”热心的刘兰姐开始用家常便饭招待这些客人。正式开办农家乐是在2015年,刘兰姐受到当地政策鼓励,和老伴一合计,报批村里后就在小院大门上挂起了“刘大姐农家乐”的招牌。县里鼓励各地开办农家乐,并制定每位游客吃住一天80元的收费标准。刘兰姐的农家乐共有10间房,最多可接待20人的食宿。“我和老伴两个人操持着小院里的生意,饭菜也都是我们当地的土饭土菜,虽不是什么大鱼大肉,但吃起来也清淡爽口,反正来的客人都喜欢。”后来,随着物价的提高,2020年县政府把之前制定的收费标准提高到一人吃住一天100元,一餐30元的标准。和众多爱长城的客人成了老朋友在刘兰姐和山西晚报记者聊天的时候,她的老伴笑眯眯递过来一个本子,封面写着“留言簿”。一页页翻看,里面是从2015年农家乐开办至今一些客人的留言。“舒适的环境,优美的景色,热情的服务,美味的饭菜,在这里留下爽朗的笑声——韩庄村,一个满是回忆的休闲度假农家乐居!”“长城脚下的世外桃源,繁忙人生的心灵休憩地。古老的长城,淳朴的乡民。刘大姐的农家乐,是我住过最好的农家乐。”天南海北的游客来竹帛口长城参观游览,在刘兰姐的小院里补给能量。“来的游客大多数来自太原、大同、北京,周边的河北省、陕西省也有游客来,最远的还有来自福建省的客人。”有的人是摄影爱好者,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有的人则是拖家带口,带着老人孩子来体验长城的雄伟,有的人来了要住两三天才走,有的人则年年来,每年都要来一两趟。“有两个太原的客人,刘先生和王先生,他们都是摄影爱好者,一年要来很多次,拍各个季节的长城景色。每次都会在我的小院吃住,我们早就像老朋友一样熟悉了。”提到熟客的名字,刘兰姐笑意盈盈,脱口而出。其实,当初村里同时开了3家农家乐,只是6年过去了,其他两家早就停业,只有刘兰姐的小院还在开门迎客。她说:“一年中客人最多的时候是‘五一’,其他时间人都不多,但每个月也会有客人慕名而来。我想,只要我和老伴还能干得动,这间小院就会一直经营下去,毕竟,人家大老远来看长城,总不能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吧!我们就在这里,打扫干净房间院子,等着爱长城的人来。”农家乐里的特殊助手在刘兰姐的农家乐中忙碌的身影除了她和老伴,还有一位特殊成员——一只小狗。“它是4年前来到小院的,不知道从哪里流浪过来。平时很安静很乖巧,客人来了就会拼命摇尾巴,从不会乱叫。”因为乖巧,刘兰姐收留了它,却没有想到,后来这只狗狗会成为她的帮手。每当有客人从农家乐出发去攀登长城,狗狗总会热情地充当导游,走到客人前面带路,出村的路、山间的路、陪着客人登长城,然后再把客人领回农家乐。“它真的超级贴心超级乖,在前面带路的时候,如果有转弯,就会停在那里等着我;如果我累了走不动,它就会返回来围着我的腿转圈圈,仿佛在鼓励我再坚持一下!”刚刚领略了狗狗敬业的“导游服务”后,游客小张赞不绝口。后来,山西晚报采风团一行果然体验到了狗狗的贴心服务,在前往长城的途中,狗狗一直在前面带路,脚步轻快,到了转弯处就会停下来扭回头来望着大家,等待众人。“它特别喜欢去长城,有客人的时候为客人带路,没客人的时候它自己也会去山间走一走。”刘兰姐说道。

山西晚报记者赵丽娜

在忻州繁峙县东北部的平型岭脚下,一座明长城的关口因发生过著名的抗日战役而闻名,这里,便是平型关。由于关城附近山势险要,关口狭窄,道路崎岖,溪涧纵横,这里向来都是戍守重镇,曾是雁门关十八隘之一、中国九大名关之一。7月28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平型关,阴云笼罩的天空下,土夯的古堡堡墙和远处正在修复的蜿蜒长城看起来略显萧瑟。如今,金戈铁马早已不见,而虎踞于原关城内的村落,以及平型岭上那些残缺的城墙和烽火台默默矗立,仍是历史的见证。了不起的长城岁月打磨下的关城平型关这座古堡,从南门到北门有近一公里,是镇守边关的重要军事基地。在平型关村村南的牌楼上,有“平型关”三个红色大字。后方的南城门高约3.5米、宽约2.5米,城门两侧的台基用条石砌筑,这里曾有瓮城一座,如今已难寻踪迹。从这个略显残旧的城门进去,就是现在的村落。沿着长约500米、宽约8米、纵贯老关道的村街向北走,略显参差的房屋分布在街道两旁,偶尔见到村民会用友善的眼神看看我们,再转身离开。这座明代的城堡,到了现在,轮廓仍算完整。城体底部基石为花岗岩,墙体夯土,平夯墁砖,构造坚固。数百年过去,村子四周的古老城墙轮廓多处都在。据说堡内旧时曾设有文衙门、武衙门,建有规模可观的三教寺、碧霞寺等,不过如今多数已不见踪影。村子中央有一处坐南朝北的过街戏台,中间留了门洞,也是古关城的遗存。穿过戏台,再走不远就是关城北门。北门的城堡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石碣“平型关战役遗址”嵌在墙内。登上北门城堡,眼前是一棵古老的大槐树。极目远眺,群山逶迤,苍天高远。而古堡四周,曾经高厚的堡墙依旧围在这个村庄四周,有的堡墙或许经不起天长地久的风吹雨打,部分已经坍塌,不过仍世代保护着这个村庄的人们。北门外有瓮城一座,目前保存较好。城墙上的古砖被风蚀得成了疮痍满目的孔洞,北门几近坍塌,经过修缮依旧矗立。两扇木门犹在,门上包裹的铁皮和镶嵌的蘑菇钉仅有部分残留,门上土灰的木纹理清晰,经过了岁月打磨,远远望去满是历史的沧桑。从古堡到平型关关城,还有几公里的路。如今可以看到的是最近重建的长城与关楼,尚未完工。新建的关城上有座两层飞檐的关楼,虽然有气势,不过已非曾经的关楼,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经过翻修的崭新城墙蜿蜒盘旋向上,看不到尽头,远望可见不少曾经的烽火台,据说那些是明代长城的遗存。长城的另一侧,与繁峙县隔山相望的大同市灵丘县的山谷中,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隐约可见。繁峙县文物保护所所长何宇飞介绍,明长城—平型关段于1986年8月18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东通京都,西接雁门,南临阜平,北达大同,为全国九大名关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由平型关东段长城、西段长城、关口、平型关关堡、平型关西南角烽火台和平型关东南处烽火台构成。多文化碰撞的遗存事实上,平型关战役遗址地跨繁峙和灵丘两县,主战场位于繁峙和灵丘两县境界边。何宇飞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平型关战役遗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大同市灵丘县)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和大同市灵丘县。1937年9月,日本侵略者为侵略华北排除右侧翼中国军队的威胁,大举进犯山西,9月22日入侵平型关一带,平型关战役打响,主要战斗发生在今平型关外关沟、老爷庙、团城口和东西跑池一带。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关沟、老爷庙一带,打了中国抗日战争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勇气。2013年,繁峙县批复了平型关关城(关口堡)及长城墙体保护工程的设计方案,并于2015年开工,对平型关关城(关口堡)进行重点修复,长城墙体内部为夯土,外侧采用块石包砌,顶部恢复垛堞、女儿墙等砖砌围护设施,关城西门依据原东门形制在原址修复。对平型关东段和西段长城墙体部分进行重点修复。繁峙县政府办副主任宫慧亮介绍,繁峙县平型关战役遗址与明长城—平型关段相辅相成,平型关堡和平型关关口更是平型关战役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重要标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据山西晚报记者了解,明长城—平型关段自古以来即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两种文明不断地碰撞交融,在该地形成了独特的边塞文化,并留下了诸多遗迹,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俗习惯,遗留了与边塞文化相关的诗文。其次,该段长城景观完整并丰富,长城文物集烽火台、关堡、关口、边墙、遗址和敌台于一体,长城修筑集土石夯筑、石砌、砖包多种修筑方式为一身,长城修建因险制宜,在关口处建城,城连边墙,城外建堡,烽火台拱卫传警,展现了完整的明代军事防御体系,平型关段长城还遗留藏兵洞、军火库、文武衙门、练兵场等诸多长城文物遗迹,平型关村更是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街区格局,以上诸多长城景观,彼此依护形成整体,为平型关段长城所特有,在山西省境内都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长城文化。另外,该段长城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著名的地跨繁峙、灵丘的平型关战役即在此地战斗,成为国共合作的典范,又是平型关大捷的所在地,是长城抗战的生动遗迹,具有重要的革命纪念意义,展现出除了边塞长城文化外,特有的红色革命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奋发抗战的精神特质。长城脚下我的家茨沟营:长城脚下的世外桃源村庄四面环山,河流穿村而过,周围群峰耸立,绿树成荫,清凉宜人……长城在不远处的山脊上蜿蜒,上方的敌台清晰可见。这里,是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的茨沟营村,亦被称为“应关城”,因其明代为边塞要地,驻军所在。如今,几经变迁,昔日显赫的茨沟营已繁华散尽,这里只是长城脚下被人遗忘的古老村落。但世外桃源般的如画美景,依旧让来者流连。苍茫古堡尚未入村,大路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招牌就先吸引了山西晚报记者。自东向西走进茨沟营村,首先看见的是石砌的外城城门。村口的一座“碧霞祠”,是村子里年代最久远、最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建筑了。这座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的碧霞祠,至今基本保存了原貌。钟楼和鼓楼摇摇欲坠,但依然坚守。祠内雕栏、画栋、泥塑、壁画栩栩如生。还有两棵两百年以上的松树。殿前立有万历九年的《东岳泰山庙碑记》石碑,碑文记载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军民一起兴工至万历四年完工。据神堂堡乡党委书记马晓华介绍,碧霞祠至今每年都有庙会,非常热闹。据说村里兴盛时有12座大型寺庙,现仅存村口这处碧霞祠了。堡内原有东门、西门、南门,目前,西门已经消失,南门残存缺口,东门保存较好。穿过外城城门,道路两旁果树林立,树林边是潺潺的水声,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顿觉神清气爽。西行一百多米,便是茨沟营的东门城楼,高大的城楼依稀可辨当时茨沟营古堡的雄伟。城楼基座为砖砌,券洞贯穿东西,上筑门楼三间,进深三间,前设披檐,城门镶嵌明万历年间石匾一块,阴刻楷书“应关城”三字。城门楼北壁明代天启三年嵌碑“新建楼阁碑记”叙述,由此可知“应关城”也称“茨沟营”,城楼为少见的双重门楼,一座在砖券拱门之上,另一个却是悬空的,靠木柱支撑。关帝庙就设在东门城楼中,从城楼一侧的石阶拾级而上,可以近观这座建于近四百年前的阁楼和它依附的城楼,阁楼上的碑文亦保存完好,在阁楼两边的墙上,颂扬关圣武德的壁画依旧完好地保留着,画面栩栩如生。在城堡内,一条东西大街贯通东、西城门,部分城墙大体可见。据介绍,街道北边临东门处为衙署,南门附近为兵营,东城门北为军火库基址,现存石砌台基,其余现在俱已无存,大多都成为村民房舍。在这个古村落,新民居很少,全村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石砌民居的风格,房子均用天然的石头、泥土和木材做成,连院子的围墙和田垄都用天然石块砌成,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石头村。北面山顶敌楼为全村最高点,顺着村子西边一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便可以看到。军事重镇明清两代,一直是内长城一线上的重要关隘要塞和军事重镇。据村中东城门楼明代万历年间额嵌石匾“应关城”和城门楼北壁明代天启三年嵌碑“新建楼阁碑记”记载,茨沟营始建于明代万历初年,明朝时曾在茨沟营设参将控制三关。在明清时期,茨沟营的军事战略地位非常显赫,当时,茨沟营属直隶省正定府阜平县,驻防管辖范围包括今属河北省涞源县、阜平县,山西省灵丘县、繁峙县的37座茨字号长城敌楼,以及阜平龙泉关、山西固关。何宇飞介绍,明长城茨沟营段建于明中期,明代隶属真保镇;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设茨沟营设巡司一员戍守。明嘉靖年间在群山峻岭的茨沟村驻军建营,自此后便改名“茨沟营”。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建竹帛口段、茨沟营西岭段和茨沟营南岭段。明万历三年(1575年)开始修筑茨沟营堡长城,明万历四年修筑完成,为明真保镇分守龙固二关参将驻地。明长城—茨沟营段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竹帛口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茨沟营堡、明长城—茨沟营西岭段和明长城—茨沟营南岭段构成。其中,茨沟营堡占地面积160000平方米,堡墙周长1676米,堡墙上现存2座敌台,西北部制高点为北敌台,西南部制高点敌台为南敌台,仅存台基;茨沟营堡内还有明代古建筑碧霞祠、应关城城楼等。明长城—茨沟营西岭段长度为159米,石砌长城。明长城—茨沟营南岭段长度为126米,石砌长城。何宇飞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明长城—茨沟营段是拱卫北京的重要屏障。从选址到布局经过了严格考察,并充分结合地形,营堡和长城墙体依山形地势而建,与山脉、河流融为一体。明长城—茨沟营段为砖石结构,外墙为毛石垒砌,白灰糯米浆灌缝,背里从坍塌处可见墙芯为碎石、灰泥分层砌筑;敌台由实心台底、暗室台中、露天台顶三部分组成,每层顶砌筑菱角砖檐。台底南北接长城,基座条石砌筑。1986年,山西省政府公布明长城—茨沟营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成立了繁峙县韩庄和茨沟营长城文物管理所,对明长城—茨沟营段进行管理。山西晚报记者张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