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品味四方】端午节往事

时间:2021-06-17 18:00:56 | 来源:太行日报

五色绳。(资料图片)

◇王汉利

又是一年端午节,诗人屈原的故事流传至今,划龙舟、包粽子、贴公鸡、插艾叶等习俗也是家喻户晓。

我的家乡应县水磨村,虽没有江南水乡的龙舟赛,但其他习俗也别具特色,是蛮讲究的。

每逢过端午节,家乡父老都要提前把自家院落来个卫生大扫除,包括墙角旮旯都要清扫得干干净净。农历五月初五大清早,太阳还没露头,家家户户在门扇上贴了大红公鸡;门头贴着用五色油光纸编的平安符;水瓮外面贴上绿色黄底的蟾蜍剪纸也标志着端午节的到来。

20世纪70年代中期,农村物资匮乏,那时候,大米不多,江米更少。端午节前几天,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包粽子,为了多包些粽子,在江米不多的情况下,就地取材,在大米里面掺和些黄米(黍子去皮)来充当江米。而包粽子所用的红枣儿也是一掰两瓣,一个粽子里面放半个红枣,即使是红枣里有小虫子,也舍不得扔掉,抠抠洗洗又派上了用场。为了增加粽子的甜蜜度,母亲将少量的糖精化水兑入粽馅儿,至于纯江米和蜜枣粽子在当时更是奢望。

有一年,我背过大人偷偷藏起了两个粽子,放在堂屋的大红柜底下,以备自己“独享”。结果,等放学回家发现,粽子成了老鼠的一顿“美餐”,至今回想起来,觉得既生气又好笑。

曾记得,端午节前一天,乡亲们就开始割上斤猪肉,我到供销社为老父亲打酒喝。父亲喝得是那么惬意。平时省吃俭用,到了端午节必须喝上“二两”。

在家乡,端午节那天,有吃凉食的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打凉粉吃。凉粉是家乡的特有风味小吃,因“软、顽、筋、香”而著称。一大早,母亲就张罗着用家乡自有的山药蛋淀粉打凉粉。待凉粉打好后,趁热舀在碗里,数小时后冷却,凉粉碗托儿就有了“骨力”。这时,用专用的凉粉擦子把凉粉擦好,在盐水中加上葱花、蒜末儿、香菜、油辣椒等料,滴几滴胡麻油,炎炎夏日,喝上一碗凉粉,那真是清凉爽口。

临近端午节,就开始剪大红公鸡,这项传统的剪纸活儿,是每家每户主妇的“必修课”。剪纸其主色调是红公鸡绿尾巴,黄纸作衬底。我家的由姐姐来剪,姐姐与村里的姐妹们拓样子,在煤油灯下“燻样子”,然后,再用特制的剜花小剪子,一点一点剜出红公鸡,红公鸡贴在黄纸上,整个红公鸡红黄搭配,就更加鲜艳夺目。

我和妻子结婚后,妻子心灵手巧,每年端午节剜公鸡从不用拓样子,直接在红纸上画好再剜,既省时又省力,所剜红公鸡栩栩如生。很快,她的这把手艺引得左邻右舍的大姑娘、小媳妇前来效仿。

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端午节的红公鸡也像春节的对联一样,被机制品所代替,但没有了那种纯手工一剪一剪剜出的那么富有亲切感。

端午节,凡是12周岁以下的孩子们肩膀上都要佩戴与门窗同样的平安符。再就是佩戴香包,一般大人还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多。而制作香包所用之物,采摘自黄花梁一种名叫苦豆豆的特有植物,别名香草。用苦豆豆制作的香包,孩子们挂在脖子上,香味浓郁,沁人心脾,老远地就能闻到,具有排毒驱蚊、安神助眠等功效。

端午节人人手腕都要戴上用五色线拧成的花线绳儿。线绳即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细线搓成,然后,按男左女右分别戴在手腕上,有的在端午节当天剪下,有的人一直戴到线绳自然脱落。

端午节孩子们身上戴有平安符、香包儿“全副武装”,甭提有多高兴了,个个屁颠屁颠地跑个不停,走街串巷出出进进与小伙伴们一起炫耀,看看谁家的线绳搓得好,符儿叠得规整且有花色;看看香包是虎虎还是狗狗,其味儿数谁得灵。无论是贴红公鸡、插艾草,还是戴平安符、拴花线绳等,此番忙碌,乡亲们都是为了避邪驱毒,祈祷平安幸福,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其寓意深广。

记得童年时,端午节吃罢晌午饭,都要约几个小伙伴到巷子西头占奎大爷杏树下乘凉玩耍。听大人说,大杏树是抗战时期栽种的,大杏树繁密的枝丫绿叶遮盖面足有间半房那么大。占奎大爷应允我们,等杏儿熟了之后,让我们吃个肚圆。几日里,我们手拿粽子,来为占奎大爷看护杏树,睡在树下细绵绵的油土上,抬头望去,诱人的“酸毛杏儿”好繁盛,也好嘴馋。于是,不安分的小伙伴们上树摘几个,大家来分享品尝,绿圪蛋杏儿多有些酸涩,吃着吃着一个个都龇牙咧嘴……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童年里端午节被如今的现代气息所替代,没有那样红火热闹,但端午节始终是我乡愁中的“主角”,一直在心头萦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