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深化省校合作“晋中行动”抢眼

时间:2021-08-18 16:00:24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818_7a1f440717f8c69fcb32442001cd26c3.jpg

山西农谷人才公寓。 本报记者郝光明摄

8月6日下午,昔阳县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举行县校合作“云洽谈”活动;7月20日,平遥县联合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8所高校集中签约;7月18日,寿阳·中国矿业大学战略合作基地启动,携手共建全球首个5G智慧矿井;7月15日,祁县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就科研转化、产业升级进行洽谈;……全省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晋中市第一时间积极响应省委决策部署,主动联系对接全国高校和各类优秀人才,推动省校合作战略在晋中落地见效,奏响了依托科技人才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晋中行动”。

高标准筑基搭台引人才

按照省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具体部署,晋中市把深化省校合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晋中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紧紧抓在手上,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晋中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组,组建省校合作工作服务中心,“12大基地”一个基地一套方案、一名市级领导牵头、一个专班推进,精细化闭环推进。围绕“立足晋中、服务全省”,提出“对标全国一流”目标,晋中市拿出4项硬政策,市财政拿出3000万人才经费、2650万科技经费用于“12大基地”建设。在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4所对接院校设立对接工作站,市财政给予每个工作站100万元工作经费;大学生实习实训补贴在省级每人每月1000元的基础上,市财政再补2000元,达到每人每月3000元,全市接待能力达到4300人。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再新建、筹集2000套人才公寓;驻晋中高校、服务晋中的人才,也可享受晋中人才政策。同时,初步拟定了“12大基地”方案。全市统筹拿出19个副处级重要岗位用于接收省级科技博士服务团,储备45个处级岗位、118个科级岗位为高校干部人才提供挂职锻炼岗位。与此同时,晋中市调动全市域资源力量,积极推进省校合作战略在晋中落地见效。短短1个月,全市与36所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已落地市校合作项目37个,正在洽谈合作项目43个。其中,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与寿阳县签订“特优”农产品直供基地协议,北京交通大学与祁县中学、昔阳中学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共建协议。同时,“12大基地”已接收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实习实训学生15批(次)312名,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晋商文化研学学生5批(次)112名,并签订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共建协议3项,新增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优质生源基地10个(共18个),达成意向26个。各大高校纷至沓来,为深化市校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合力打造深度融合样板典范

“希望我们联手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样板典范,共同谱写校地双方合作共赢的新篇章。”7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面对祁县深化县校合作对接洽谈团队一行人,院长王宏新对深化省校合作表现出浓厚兴趣。按照省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晋中市积极响应,主动与全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促进人才共享、互利共赢。晋中市推出的围绕“12大基地”建设展开的招才引智“大动作”,受到全国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不仅解决了发展地方经济的难题,也为高校产学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渠道和土壤。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王宏新院长所言:“我相信我们能够找到县校合作、市校合作和省校合作的成功模式、经验、典范。作为高校,我们将与地方政府加强互动,积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思考、投入,双方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山西农谷”是晋中市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基地。7月31日,在“山西农谷”巨鑫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记者一行感受体验与众不同的科技农业。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晓东介绍,科技园区作为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标杆项目,离不开招才引智及校企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核心的发展主要依靠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人才。该公司在初创时便非常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目前,该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已合作建成省内唯一、国际领先的脱毒快繁育苗中心,通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产业服务、种苗质量检测等,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作为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在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多年来,山西农业大学与晋中市有诸多深度合作,为该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与太谷、祁县等地已有多项合作的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纪薇表示:“深化省校合作的新政策,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及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优厚条件。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院校学术特长和专家优势,持续加强交流,深入推动合作,为晋中提供更多的智库支持,为‘三农’事业的持续向好贡献力量。”据悉,为贯彻落实省校合作新政策,晋中市委、市政府统筹市区两级财力25亿元,重点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公寓,并优先支持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实施“特”“优”战略和产业集群等项目,推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先行区,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为科创产品转化厚植沃土。

加大留住人才的“砝码”

“晋中这几年发展很快,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有很多利好政策,让我看到了晋中发展的潜力。”这是毕业于晋中学院经济系的李书文的肺腑之言。李书文是忻州繁峙人,曾在晋中学院经济系就读,如今在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在晋中读了几年书,李书文对晋中非常熟悉,也有了深深的感情。如今,李书文不仅在晋中找到了工作,还买了房。对未来的发展,李书文信心满满。省委书记林武在晋中调研时强调:“晋中人才资源密集,省高校新校区聚集着9所高校、19万名大学生,这些都是晋中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可以倚重的重要资源。要让各类人才安下心来,为山西发展献计出力,打造全省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决策部署,晋中市围绕“立足晋中、服务全省”,提出“对标全国一流”目标,保障“12大基地”建设。这为留在晋中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就业、创业平台,加大了留住人才的“砝码”。杨峻浩是长治市长子县人,就读于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系园艺专业,如今在山西康养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习。“我们学校有不少学生在这里实习、工作。”杨峻浩说,“晋中发展前景好,对于个人的发展也会有一个好的促进。”他认为,“12大基地”建设势必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晋中,为晋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太原都市核心区、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高校新区、晋中国家农高区和万亩职教港所在地,晋中在招才引智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立足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和机遇,晋中市围绕“12大基地”建设,提出建设以省高校新校区为平台、职教港为基础、智创城NO.4为载体、金科创新孵化中心为基地、转型综改示范区和国家农高区为研用、全市域为辐射“六位一体”的“政产学研创用”智创谷,引领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把人才“活水”、科教“长板”,引向产业“前线”,促进校地大融合、大发展,为山西深入省校合作贡献“晋中力量”,探索“山西路径”。据悉,8月中下旬,全省省校合作大会将在晋中召开。

本报记者郝光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