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晋城“明天计划”15年免费救助孤残儿童122例

时间:2021-06-02 18:00:08 | 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

为他们托起美好的明天

晋城“明天计划”15年免费救助孤残儿童122例

□ 记者 郜晓红 郭红瑞

在被一对爱心夫妇收养后的第三周,乔乔终于笑了。

这是王翠松第一次见到乔乔笑。就在三年前,当公安部门把乔乔送到晋城市社会福利院的时候,还不满三个月,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作为福利院的院长,这样的孩子王翠松见到的太多。幸运的是,小乔乔在当年被列入了“明天计划”救助名单,经过手术一天天康复起来,最终被一对爱心夫妇收养。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以来,晋城市社会福利院共有122名像乔乔一样的孤残儿童,通过“明天计划”项目实施手术和康复,从疾病走向健康,开始了他们崭新明亮的人生。

近日,市民政局邀请民政部“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领导小组,以及北京儿科医疗专家组,到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孤儿助医关爱活动。

从“折翼天使”到重返蓝天

“你看,胖了,也漂亮了!”在乔乔的个人主页上,王翠松对照片中的女孩赞不绝口。自从2009年乔乔被爱心夫妇收养后,其后的几年,王翠松总会时不时地打开这个主页,上面不定时地会有乔乔的现状以及成长记录。

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王翠松心里还是始终放不下这个“女儿”。

“刚被送过来的时候,那么小,让人看着就心疼。”2006年,出生不到一个月的乔乔,因为身患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被父母遗弃。王翠松清楚记得,小乔乔被公安部门送到福利院的时候,又瘦又小,身体状况极差,经常伴着各种病症。王翠松看了心疼得直掉眼泪。

彼时,“明天计划”已实施了三年。在乔乔六个月大时,福利院安排她到山西省儿童医院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入院后,医院曾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后来医院还是为其做了手术。但做手术的过程也很吓人,手术时长8个小时,术后因为伤口疼痛,小乔乔不住啼哭,伤口裂开,不得已,在第一次手术六小时后,医院又一次为乔乔进行了4小时的手术。就是这一天内的两次手术,把小乔乔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经过45天的治疗和护理,小乔乔终于病愈出院。

病愈后,在确认找不到乔乔的亲生父母后,福利院将乔乔的资料上报到省民政厅,后经中国收养中心在网上公布乔乔的信息,被一对爱心夫妇收养。

乔乔的养父母给了福利院一个有关收养乔乔的个人网页,从这个网页上,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可以每天看到乔乔。就在乔乔被收养后的几天,大家发现乔乔笑了,而且一天比一天笑得开心,工作人员从心底里为乔乔感到高兴。

“如果没有‘明天计划’,像乔乔这样的孤残儿童,很难恢复健康,回归家庭。”王翠松说。

孩子们有了康复的希望

在福利院,乔乔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孤例。

位于市区白水西街的晋城市社会福利院,是我市唯一一家由政府承办的社会福利院,担负着全市弃、残、孤儿童的收养工作。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不幸身世,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还伴有先天的残疾。

“福利院收养的儿童中,弃婴弃儿占比最多时达到80%。”晋城市社会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王建强介绍说,这些儿童多数患有各类疾病,唇腭裂、足内翻、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脊膜膨出、脑瘫等。长大以后,这些孩子因为身体的残疾不能自理或自立,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成了他们难圆的梦。

为帮助残疾孤儿解除疾患,实现他们融入社会、回归家庭的愿望,2004年5月,民政部启动了“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为城乡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0至18岁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进行手术矫治和康复。项目最初计划实施三年,因效果良好、社会影响深远,新进入福利机构的残疾孤儿救治需求较大,2007年11月,民政部决定建立“明天计划”长效机制。

“明天计划”的实施,让王翠松看到了残疾孤儿们康复的希望。

“对于这些孤残儿童来说,将是改变一生命运的大事。”王翠松说,为此,晋城市民政局对“明天计划”给予了高度重视。局领导多次到福利院看望需要手术的孤残儿童,并就“明天计划”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提供各种便利支持“明天计划”工作。晋城市社会福利院详细制定了“明天计划”的实施方案,专人负责,环环推敲,为残疾孤儿命运的转折付出了最大努力。

在王翠松看来,“明天计划”无异于为残疾孤儿打开了一扇门,但从门里迈向门外,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明天计划’规定孤残儿童体检、手术必须到定点医院,但晋城并没有定点医院。”王翠松没有乱了分寸,他们积极与晋中市民政局取得联系。很快,晋中市民政局社会科领导带领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专程来晋城为残疾孤儿进行体检筛查,并确定了具体手术适应症的儿童数量、类别。

2004年9月,市社会福利院首批接受免费治疗的11名孩子在保育员阿姨的陪同下,赶赴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半个月以后,这些孩子顺利手术出院归来,再经过福利院护理人员一段时间的照料,他们终于彻底病愈,从身体上解除了疾病的困扰。

四年跑了三万多公里

保育员茹军芳回想起去北京的那一次,至今仍心有余悸。

2014年,茹军芳和另外一名保育员带着9个孩子去北京做手术,刚出火车站,就遇到了意外。孩子们一起坐着扶梯上楼,由于前面一个孩子没有站稳向后摔倒,导致后面的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下子全都摔倒了。茹军芳当时吓坏了,还好当时有工作人员紧急关闭了电梯,才没有人受伤。

从提心吊胆到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在护送残疾孤儿做手术的路上,每一位保育员阿姨都充斥着这样的心境。由于晋城没有定点手术医院,残疾儿童的手术只能到外地医院进行,为了尽早让这些残疾儿童能得到治疗,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们几十次护送孩子到北京、天津、太原、晋中等地进行手术。

受差旅经费、车辆的限制,每次远赴外地医院接受治疗,只有福利院一辆面包车,路途遥远,一路上病痛孩子的哭泣,大小便失禁后车厢内呛人的味道,但担心孩子们受凉,车上的工作人员甚至连窗户都不敢多开……就是这样,四年来,市福利院的面包车承载着孩子们的希望,在实施“明天计划”的道路上跑了三万多公里。

在孩子住院期间,为了节省开支,及早手术,工作人员在医院上下奔波,四处沟通,看到这些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福利工作者,医护人员纷纷被打动,手术不仅提早做,还尽量安排资深专家来完成。手术成功了,护理康复又成了难题。面对一个个躺在病床上的小生命,护理员们丢下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几十天夜以继日地守护在病残儿的身边。由于护理员少,又没有资金请医院的陪护,护理员们往往是白天晚上连轴转,吃的是医院的食堂,困了就是趴在病床边上打个盹。

2005年春天,残疾孤儿党飞和党野在北大第一医院顺利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足内翻校正手术,当时医院床位很紧张,两个孩子被安排在一张病床上,护理员连趴一趴打个盹的地方也没了,每天晚上只能扶着床沿睡一会儿,当时护理两个孩子的护理员宁香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了近一个月,直到孩子病愈出院。

手术后的护理康复也很关键。孤儿晋梅梅患有先天性无肛门,在省儿童医院接受了肛门成形手术。孩子刚做完手术时,肛门括约肌还没有作用,粪便排出无法控制,常常搞得到处都是,晚上还得垫着尿布睡觉。为了孩子不长疮,护理员不嫌脏累,随时给孩子换洗。遵照出院时的医嘱,护理员每天都要给梅梅扩肛,每次孩子都疼得满头大汗,但是为了孩子尽快康复又不得不狠着心继续,护理员含着眼泪说:“孩子疼,我的心更疼。”

“孩子们康复的过程,对我们来说也很煎熬,感觉就跟自己孩子是一样的。”在茹军芳看来,孩子们只要能康复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明天计划”托起他们的明天

曾在福利院餐厅当厨师的党国伟也曾是一个遗弃儿。先天患有唇腭裂的他被父母遗弃,后被一好心的奶奶捡拾,奶奶养育他到七岁的时候因经济拮据又通过民政部门将他送到了福利院。面部有缺陷、讲话不清又几经辗转的党国伟变得敏感、自卑,2005年至2006年,经“明天计划”两次手术后,他的唇腭裂得到了修补。党国伟渐渐开朗了,说话也清晰了。在上了三年技校又在市区一星级酒店实习两年后,党国伟被福利院安排在餐厅工作,后来被政策性安置到事业单位工作。如今已经结婚生子的党国伟,聊起往事总是不免感慨,是福利院给了他重生,是“明天计划”改变了他。

晋祺祺,入院时双手双足畸形,2006年申报明天计划后,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接受切除手术,术后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关怀和抚慰下,性格逐渐乐观开朗起。目前在外地上大学。

晋梅梅,入院时患有肛门闭锁,于2006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目前已婚,育有一子,2019年被安置到某事业单位工作。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明天计划”造福着一批又一批福利机构的孤儿,正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残疾孤儿的疾患不光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也在阻碍着他们回归家庭、走向社会。”王翠松说,自2005年以来,市社会福利院共有122名儿童通过“明天计划”项目实施手术和康复,多数儿童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儿童中有27名被国外家庭收养,1名被国内家庭收养,7名成年后离院。

“‘明天计划’贯穿始终的是一种无私的大爱。”在王翠松看来,民政系统、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对孩子真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是残疾孤儿康复的福音,也是“明天计划”薪火相传的精神和灵魂。

“是他们用爱心和真情,点燃残疾孤儿康复的希望,托起他们美好的明天!” (文中孤儿均为化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