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山西阳曲县瑞兴蜂业 助残扶贫“酿”传奇

时间:2021-06-17 17:00:21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17日电 初夏的阳曲,山花烂漫,绿树成荫。从市区驱车40多公里,见到了山西阳曲县养蜂业界的传奇人物——赵仕杰。70岁的他虽然残疾多年,但精神矍铄,想法超前。

在东黄水镇河上咀村,赵仕杰和他的儿子赵瑞兴有着自己的公司——阳曲县瑞兴蜂业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4亩,房舍生产车间近2000平方米,资产近千万元。

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先后被评为省、市、县示范社,2009年注册了兴哲牌商标,申办了无公害产品与产地,被山西省养蜂协会评为质量信得过示范蜂场,赵仕杰被评为优秀蜂农。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父子俩配合阳曲县残联帮扶贫困残疾人养蜂户200名,为他们免费培训讲解养殖技术知识,上门技术指导,并免费提供种蜂王,使每户养蜂增收3000多元。

2018年,阳曲县委调研合作社,为了更好地利用阳曲县蜜源地理优势,打造阳曲土特产名片,为蜂农增产增收,以河上咀村委立项,投资400多万元新建了山西省第一座蜜蜂文化博物馆。

说起自己的养蜂史,赵仕杰颇多感慨:“我一辈子养蜂,蜂也养了我一辈子。16岁高小毕业,17岁进入村里集体蜂场养蜂,我的师傅郝保元,是太原市养殖西方蜜蜂的第二代传人,我是第三代。这一养就是50多年,见证了传统养蜂法到现在的现代科技养蜂法,经历了从集体化到个体再到合作社的变化过程。1982年我患了脉管炎,腿足疼痛,不能走路,只能边养蜂糊口,边看病勉强度日。1990年,我截去右下肢后,生活更加艰难,残联帮我免费安装了假肢,我重新站了起来。我是个不服输的人,暗下决心重振家业。孩子们初中毕业后因家贫放弃了学业,儿子加入了我的蜂场。经过全家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养蜂规模越来越大,收入也随之增加。”

因为感恩残联,赵仕杰以一带一、滚雪球的模式,帮扶带动附近村庄的残疾人养蜂脱贫,以养蜂自食其力,2009年作为省、市残联的自强典型,受到中残联的嘉奖。

2016年瑞兴合作社成为省残联的扶贫基地,并先后与唯真、关头老农、盛禾农场合作,为果蔬授粉。与此同时,和市供销社、县供销社合作,他们的蜂产品被纳入了阳曲首邑田园品牌的销售篮子里,成为阳曲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在赵仕杰看来,养蜂是残疾人最适合的脱贫项目之一。阳曲县有独特的养蜂蜜粉源条件和地区优势平台,加之上世纪90年代的退耕还林,种植了几十万亩的洋槐树,形成了养蜂的天然蜜粉源优势。

养蜂也不是重体力活,残疾人都能干。赵仕杰这么想,更是这么干的。

在残联的支持下,赵仕杰带着技术,对残疾人养蜂户上门指导,还建了养蜂技术交流群,每天在网上讲解理论知识并远程指导,除本县蜂农外,还带动了娄烦县的残疾人增收。

如今养蜂技术交流群已经发展到30多个,瑞兴合作社也由成立时的5户200群蜂发展到30户近2000群蜂,年生产蜂蜜60吨,2016年被定为残疾人扶贫基地。

赵仕杰的儿子赵瑞兴则是国内数控标准化高科技蜜蜂养殖技术创始人杨多福的弟子。2014年,赵瑞兴协助农委举办了高科技养蜂培训班。

2018年,在各级残联的支持下,赵瑞兴创建了全省第一座蜜蜂恒温越冬室。2019年,恒温养蜂越冬室荣获山西省科普三等奖。

如今,河上咀村以蜜蜂牵头的助残扶贫事业已颇具规模,利用蜜蜂文化博物馆可销售阳曲县残疾人蜂农的蜂蜜,解决养蜂户的销售难题,同时博物馆也打造成为团结、勤奋、奉献之“蜜蜂精神”的科普教育基地,并成为中老年蜂产品保健的消费基地、蜂蜜类的糕点食品和保健品的生产基地,及数控标准化科学养蜂培训基地。(赵国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