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生死3秒”背后的抉择:本能救人 一生无悔

时间:2021-05-29 17:00:1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薛晟曾拿小刀在石头上刻字:一定上大学。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临汾5月28日电 题:“生死3秒”背后的抉择:本能救人 一生无悔

中新网记者 王惠琳

手榴弹爆炸的瞬间,浓烟四起,弹珠飞散,他下意识地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战友,而留给他抉择的时间仅有3秒。

2018年12月12日,山西省中条山下某训练场,“轰”的一声巨响传来,武警山西总队临汾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大队长薛晟把一名战士紧紧护在身下,自己却被弹珠击中,致臀部受伤。

如今,弹珠已被取出。虽偶有不适,但他说:“保护战士,我义无反顾。”

放牛娃的军人梦

1988年,薛晟出生在革命老区山西省吕梁市。此处是抗日战争时期“吕梁精神”的发源地,也是“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烈士的家乡。薛晟的爷爷、伯父、堂哥都是军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便向往军营。

手榴弹爆炸瞬间,武警山西总队临汾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大队长薛晟把一名战士紧紧护在身下。监控视频截图 摄

“小时候喜欢穿军装,喜欢玩打仗游戏”。薛晟向往军人的威武不凡。年少时,他曾见义勇为救下落水少年。

彼时,在吕梁市方山县的一个小山村,薛晟是黄土高原上的放牛娃之一。“上小学时,我每天早晨喂牛,下午放牛,晚上铡草”。穿着哥哥姐姐穿过的破旧衣服和挤脚的鞋子,面朝黄土,与牛作伴。

因家庭贫困,薛晟的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早早辍学打工。他曾拿小刀在石头上刻字:一定上大学。如今,这块承载薛晟梦想的石头被母亲珍藏。

我不是“英雄”

2006年,薛晟考入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令他最难忘的,是第一次穿军装的兴奋。“穿上军装那一刻,多年愿望真正实现。”

军校毕业后,薛晟被分配至某集团军司训大队。“也许是小时候生活太苦,到部队就不觉得苦。”面对高强度训练,薛晟从不喊累。

2018年5月,薛晟转隶至武警山西总队临汾支队担任作训参谋。他第一时间请战:“我想去带新兵。”新训开始,薛晟把自己当作一名新兵,主动学习。

2018年12月12日下午,新训团组织新兵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考核。薛晟作为安全员站在战士身边指导训练。“一名战士投弹时动作变形,我预判会有危险。”薛晟回忆。

薛晟指挥战士训练。周家亮 摄

监控视频显示,战士的手榴弹脱手后,薛晟双手抓住战士腰带向后拖拽,紧紧地将战士护在身下。此时,手榴弹滑落在距二人约两米的防弹墙外沿。“轰”一声,浓烟四起,弹珠飞散,尘土飞扬,薛晟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士挡住危险。

“当时最多只有3秒钟时间,我来不及考虑,本能地将战士护在身下。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战士受到任何伤害。”薛晟回忆。确认战士平安无事后,薛晟感觉臀部疼痛。此时,其裤子已破,臀部被弹珠击中。

回忆起那次爆炸,薛晟表示从未后悔,“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武警山西总队临汾支队支队长张振坡认为,看似偶然的小事,却体现出优秀的个人素质。薛晟本能反应的背后,是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很多人用“英雄”形容薛晟,但他认为,“我不是‘英雄’。‘英雄’是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我们都在朝着自己心中的‘英雄’努力奔跑。”

在武警山西总队临汾支队政委李明印象中,薛晟不善言辞、默默无闻。“他关爱战士、顾全大局,却从不邀功。”

薛晟日常训练。周家亮 摄

一枚弹珠见证一生无悔

经检查发现,一枚大米粒大小的弹珠从薛晟左股下侧打入体内约7厘米处,距离坐骨神经约1厘米。因弹珠随肌肉伸缩而移动,手术难度较大。

受伤后的第28天,薛晟被推进手术室。3个多小时后,医生将直径约2毫米的弹珠取出。这枚弹珠是薛晟舍己救人的见证,也成为他收藏的“宝贝”。

“父母年纪大,身体不好,就没告诉他们。”在医院的日子,母亲每次要求视频通话,薛晟总会换下病服,笑嘻嘻地报平安。“我是母亲的牵挂,她也是我的牵挂。”薛晟感慨,“以后会尽可能多陪父母。”

因与妻子两地分居,回家时间屈指可数,3岁的女儿甚至不认识薛晟。“我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理解父亲作为军人的使命和职责。我们不只有生活,更有国家和人民。”说到此处,这个平日里的钢铁男,已然湿了眼眶。

如今,薛晟成为第二十三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候选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第20届“山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武警山西总队“好干部”“好党员”……

16年的军旅生涯让薛晟收获颇丰,倍感自豪。在他心里,这是一生的坚守。他说:“选择从军,一生无悔。”(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