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投 >

嘹亮的冲锋号

时间:2021-10-29 08:00:13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1029_7102395bc2eaedaff76575960e21d505.jpg

谈到“可爱”这个词,我想普通人很难把它和祖国母亲联系到一起。但随着我重新阅读了方志敏同志《可爱的中国》一文,他以超越自身所处时代的远见,坚定地相信祖国母亲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在他笔下绝不辽远的将来,祖国母亲会被美丽地装饰,这使我对他的遣词理解了一二——旁人眼中满目疮痍的祖国母亲何以展现出可爱的一面。《可爱的中国》文中,方志敏同志借由和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祥松——一个身陷囹圄,被官方钦点特殊照看的“政治犯”的口吻,抛去了个人的愁苦与屈辱,在一封不知能寄向何处的绝笔信中,为他口中的朋友们,实则是当时中国广大有志救国于存亡之际的进步群体讲述着自己在求学、革命、入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与他们隔空激烈讨论着爱护中国、拯救中国的举措。方志敏清醒地认识到,轰轰烈烈开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既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提出旗帜鲜明的反帝国主义理念,也没有明确的土地改革制度,为中国最广大的工农阶级谋取革命胜利的果实。只有为工农阶级谋利益的党团群体,也就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的未来。方志敏在文中回忆到,自己在青年求学阶段,也曾将爱国救亡浅显地理解为一种信念的真纯、一腔仇敌的热血。但在成年迈入社会后,目睹了在洋人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大地生灵涂炭,百姓生活民不聊生。并不复杂的邮政业务要靠“洋大人”管理,列强的舰船在我们的内河肆意航行,教会学校内中外教员同工不同酬,就连租界的法国公园门口都赫然竖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公告牌……要是这一系列的耻辱都是外部侵略者带给我们的灾难还则罢了,最可气的是那些骨肉同胞之间的迫害相残,这群无耻的傀儡、汉奸、走狗,正丑态百出地帮助帝国主义恶魔一步步地蚕食着祖国母亲的血肉。方志敏敏锐地意识到,欲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绝不是靠哀告、哭泣哀求所能济事的,而是要唤起全国民众斗争的意识,释放全国民众伟大的团结力量,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斗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这一系列斗争的当务之急,是要唤醒普遍仍畏战、怯战的人民群体那早已被恐惧蒙蔽的民族自信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伟大的创造力,虽然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化蒙尘,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磨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各路仁人志士奋起反抗,“五卅运动”“省港罢工”等系列运动给了帝国主义势力迎头痛击。方志敏相信,凭借中华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定能斩去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汉奸和卖国贼,得到自由和解放。其实这一篇不长的散文,正凝聚着方志敏同志时间短暂却意义重大的革命历程。1922年,时年23岁的方志敏同志在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等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了革命工作,1924年转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江西早期的党、团组织。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在日记里激动地写道:“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地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方志敏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辗转闽浙皖赣多省的革命活动中,方志敏参与领导了“弋横起义”,创造了拥有“铁的纪律”的红十军,创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16字战略要诀,为党的组织和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35年初,在自己已经跑出敌人包围圈的情况下,方志敏同志为接应掩护部队毅然选择断后,最终敌众我寡不幸被俘。历经半年多时间敌人的威逼利诱,方志敏始终没有动摇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正是以方志敏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为新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不仅以实际行动引领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更言传身教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进步人士,在中华大地上,让欢歌代替悲叹,富裕代替贫穷,革命的崎岖小路变成了康庄大道,暗淡的荒地变成了明媚的花园,中华民族才又一次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尽管方志敏没能亲眼见证他笔下光明的一天很快就到来了,但他通过《可爱的中国》一文,为革命事业吹响了嘹亮的冲锋号,激励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奋进,为新中国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在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上无数仁人志士深受这股力量感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亦是如此。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李宗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