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创投 >

将党史搬上舞台 长治医学院师生演绎“共产主义战士何穆”

时间:2021-06-25 17:00:09 | 来源:中新网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25日电 (范丽芳 牛娜) 伴随着钟声萦绕,在何穆“愿以吾辈青春热血,拯救国家于沦陷危亡”的旁白声中,青年“何穆”开启“寻找光明”之路。

何穆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太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长治医学院前身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附属护士学校首任校长。该院成立于1946年7月1日,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救治伤员、培养医学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剧照: 练兵场上,一队八路军列队扛枪走过,练习拼刺刀。王广湖 摄

为深度挖掘党史人物事迹,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长治医学院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51卷)田蓓撰写的何穆事迹为依据,历时半年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情景教学体验剧《共产主义战士——何穆》,并于6月21日在该校首演。

全剧共分三幕,以共产主义战士、高级知识分子楷模何穆同志追求真理、安于清贫,医德高尚、甘于奉献,“厚德精业,济世报国”的感人事迹,再现了他在中华民族水深火热大背景下跌宕起伏的绮丽人生。

整场演出以情景教学体验课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为索求,采用多维组合形式,使整个剧场呈全方位、大概念的整体化表现形式,让大家感到“我既是观众更是剧中一员”。

剧照: 在何穆的指挥下,大家齐心协力建医院。张轩瑞 摄

第一幕《奔赴延安》,再现留法归来的医学博士何穆在抗日民主大背景下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一座山、两个人、三千元”的艰苦条件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设中央直属医院;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开展自救、改造纺车,“没有纱布自己纺,没有绷带自己织”的艰难岁月和执着追求。

剧照:图为延安中央医院开诊仪式。王广湖 摄

第二幕《转战太行》,讲述何穆一行6人东渡黄河、冲破封锁奔赴太行山区,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辱使命创建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暨附属护士学校:医院药品奇缺、器械残损,亲自设计制造;粮食短缺,啃窝头吃野菜,确保伤员伙食;面对伤员,全心全意、精益求精,展示了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共产党员形象。

剧照:何穆与患者沟通。张轩瑞 摄

第三幕《服务上党》,鉴于太行老区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刘邓大军挥师南下时决定将医院和学校留在地方,落户长治后更名为“太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暨附属护士学校”。本幕以写实手法记录当年何穆毅然扎根太行、造福人民,以高尚医德、高超医术,为老区医疗卫生事业、医学人才培养作出的积极贡献,展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医者仁心、仁者大爱、精业济世的高尚情操。

剧照:何穆给同学们上学校落户长治后的开学第一课。王广湖 摄

情景教学体验剧由该校客座教授毛行云编剧,人文艺术传媒系党总支副书记司志强导演,学校120余名师生参演。

该剧生动刻画何穆这位从历史时空中走来的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和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理想追求和坚定信念,旨在通过此剧教育引导学校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向共产主义战士何穆同志学习,自觉做到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将个人理想和自身发展同祖国、人民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相结合,不辱时代使命,勇立时代潮头。(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