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余秋雨讲道德经

时间:2021-05-06 12:02:04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506_0efbad95eb632e411de10c2cf0a5a3b9.jpg

《老子通释》 余秋雨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全书通述《道德经》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通析每章每节的内在逻辑,通观两千多年之间的思维异同,通感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学韵味,通论历代研究者的共识和分歧,通考各种版本的阙误和修正。余秋雨先生近年来集中精力攻坚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艰深的古代文本,如《道德经》《周易》,以及佛教经典《金刚经》《坛经》《心经》等,一方面进行学术层面的深入钻研,一方面致力于将古代元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该书整体上以平易通达的散文写成,释译之间兼具严谨与诗意,足以让当代生命与千年文本互相滋润。和光同尘过于强壮就会衰亡,于是老子要人们“返婴”。但“返婴”的说法比喻性太强,人们不容易达成共识,因此老子又提出了更有普遍意义的“和光同尘”学说。这个学说的内容我们已经在第四章见到,可能是刻写重叠,而相比之下,放在这一章更“入位”。在第四章和本章重叠出现的词句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我当时的翻译是:“挫去锋锐,解除纷争,与光相融,混同世尘。”这,就是“和光同尘”学说的基础话语。相比之下,“挫其锐,解其纷”不太重要,“和其光,同其尘”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前六个字是指人的行为方式,后六个字是指人的生存形态。这种生存形态,不是“无”,不是“空”,但又很接近“无”和“空”,那就是生命与光相融,混同世尘。光,虽无实体却给天下带来明亮,促成万物的生长;尘却没有这么高尚,而是笼罩民俗生态。于是“和光同尘”,让人弥散成无色、无声、无形的存在,却又包容高尚和卑下。老子把这种生存形态命名为“玄同”,也就是以玄妙的方式与天下同化。明代学者王道的《老子亿》有记:“玄同者,与物大同而又无迹可见也。”陈鼓应认为“玄同,玄妙齐同的境界,即道的境界”。试想,当一个人自称“我是光”的时候,未免有点骄傲,但老子悄悄提醒,他必须再加一句“我是尘”。一个人的生命如能这样,那就是能高能下而融成一体,不见形迹而气吞山河,实在令人崇敬。因此,在老子之后漫长的历史上,很多智者都把“和光同尘”“玄同”作为自己的人生观。上善若水终于出现了特别重要、也特别著名的一段话。老子仍然用自然物作比喻,这次的自然物选得最恰当:水。这段话,历来有很多人抄写后悬挂在墙上,作为座右铭。虽然这么出名,我还是要再抄一遍,为了后面的阐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立即奉上我的译文——上善若水。水乐于滋润万物而不争,只去人们不喜欢的地方,所以与道最为接近。处身低位,心怀深沉,态度亲仁,交接诚信,便于治理,极有效能,适时动静。正因为什么也不争,所以没有什么毛病。老子对于人世间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说教,很不喜欢,认为其中大多夹杂着伪诈的成分。他也不主张用天地自然来比附道德说教,前面说过的“天地不仁”就是例证。但是,他又相信,在这一切之上,有一种与“道”接近的宏大伦理结构,让人类生存至今。这种宏大的伦理结构,可用“上善”、“大德”来命名。为什么“善”的前面要加一个“上”,“德”的前面要加一个“大”?为的是要与一般意义上的“小善”、“小德”划出界线。本章起始就呈示了“上善”这个概念,立即表明,“上善”就是天地之善、大道之善。“上善”没有表情,没有言论,却完成了远远超越表情和言论的大慈善。完成在何处?完成于山水之间,虽然不以人类为目的,却又默默地施惠人类,启发人类。“上善若水”,这已成为千古格言,却又非常感性,因为水的存在形态可以象征“上善”的主要特征。水的哪一些存在形态?一,滋润万物;二,自流不争;三,愿去人们不喜欢的地方(处众人之所恶);四,找到合适的停留处(居善地);五,心怀深沉(心善渊);六,态度亲仁(与善仁);七,交接诚信(言善信);八,便于治理(政善治);九,极有效能(事善能);十,适时动静(动善时)。整整十项,道尽了水的行动品性,也揭示了“上善”的道德品性。对于“上善”的道德品性,水并不是在“以身作则”,而是无意地具有了象征意义。因此老子说,这就与“道”最为接近(几于道)。这一章,只有寥寥五十字,但在象征的贴切、思维的广度上,都颇为精采,是全部五千字中的翘楚之篇。宠辱不惊在老子思想中,大道既在茫茫天地,又在具体生命。这一来,大道哲学也就联通了生命哲学。老子在综述天地大道的时候插入这么一段“得宠”“受辱”“贵身”的精彩讲述,为什么?因为在他看来,在世间闹腾得沸沸扬扬的荣辱得失,都与天地大道无关,其中只有自身生命,才是自然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他以天地大道的名义,让人看重自身,看轻荣辱。我有时遐想,不少因“失宠”而面临“大患”的人,常常选择自杀,他们如果能读到老子的这一章,也许会改变主意。请记住,得宠是卑下的,大患是外来的,真正值得珍重的是自身生命,珍爱自己也就能珍爱天下。请看,天地大道、自然大道,把那些正面名号和负面名号全都一挥而去,只留下了唯一的自然创造,那就是自身生命。事情一下变得简明扼要,真是很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