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重读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革命战争题材的爱国主义教材

时间:2021-07-23 08:00:16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723_d89350505662ae4caaeadda5ec9c91b1.jpg

“《烈火金钢》以冀中平原抗日战争为背景,描绘出中国人民英勇机智坚强无畏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辉煌史实。小说中刻画的主要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广大青少年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史更新、肖飞、丁尚武等是书中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小说情节曲折,故事性极强,是新中国抗日战争题材中唯一一部以评书结构创作的作品。”第一次读《烈火金钢》时在上小学三四年级,当时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书的来源是爱看闲书的家兄跟人借回来的。那时的农村,啥都稀缺,书更是稀缺物品,流转很快。哥哥们借回来抓紧看完就又还人了,如此一来,我只能趁他们出工或上班的时候一目十行地翻看,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只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比如我喜欢史更新这个英雄人物,就挑着有他的地方看,如果他开会就不看了;有丁尚武的地方也看。而像拥军模范孙大娘的那些婆婆妈妈的菩萨心肠、解文华使坏的那些鬼鬼祟祟,直接就翻篇不看了。那时看书,就看打打杀杀,觉得那就是精彩之处。看书只为过瘾,不图别的,不像现在,非要看个究竟。论其书中人物,哥哥们都喜欢肖飞,名字好听、一表人才、飞檐走壁、穿绫罗绸缎、戴夜光手表、骑自行车、使小手枪、指哪打哪、神乎其技。我猜他们是想戴手表想骑自行车呢,那时农村的四大件,自行车和手表就占两大件呢,我家里一块马蹄表都用玻璃罩扣着,不敢碰一指头,试想谁家现在还宝贝那玩意呢。与肖飞相比,我更佩服史更新,他是小说开篇出场的第一人物,一上场就是和日寇面对面拼刺刀,在负伤的情况下一人拼掉4个日寇,他不玩虚巧,是真刀真枪的孤胆英雄。可惜他在第一回就负了重伤,在多半本书里他都在养伤,令我十分遗憾,那时就希望他刀枪不入,想法幼稚。跟着哥哥们,那时我还看过《大刀记》《连心锁》《沸腾的群山》《巨蟒河》等,也是长篇小说,但都不如《烈火金钢》记得清楚。说起来也是一个故事,我用逃学的时间给小伙伴们说过《烈火金钢》。带头逃学的同学叫义平,大我两岁,是留级下来的,他不爱读书,但爱听故事,他常领着我们四五个人一起逃课,坐在冬日野外干爽的玉米秸秆堆里,晒太阳,让我给他说书。我经常讲串和讲混,因为看得不全不细,他就鼓励我:“没事,隔过去,讲。”有时彻底忘了,接不上来,他们就情绪烦躁地瞪着我。我就交代,我哥要看书我就看不全了。有时胡乱编造一点,他们也听不出来。这段经历不是为文造情编出来的,义平40来岁就在贫病中故去了,他喜欢的英雄人物也是肖飞。《烈火金钢》是我唯一给人说过的一部小说,因此记忆深刻。这次重读,隔了40多年,我也从一个看热闹的少年变成写字为业的习练者。在重读的过程中,看出了作者刘流的高明之处。如果评说整部作品,三言五语说不清,还是以史更新这个英雄人物为例来分析:为了掩护他,赵连荣被鬼子刺死;为了给他治伤,孙大娘忍痛让儿子孙定邦杀了仅剩的一只下蛋老母鸡。这些故事反映出,群众和民兵想方设法寻找保护子弟兵,并甘愿付出,甘愿牺牲。这些以前看来“不精彩”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很深的用意,并且,事关宏旨:像“军民鱼水情”“军爱民,民拥军”“兵民是胜利之本”“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些大道理和大口号,简直呼之欲出,却又丝毫不觉得概念化。就是因为作者把这些思想巧妙地转化为饱满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再比如第16回《三勇士潜入敌穴众妇女冲出囚牢》,肖飞、丁尚武、孙定邦等几个商量营救被日寇抓走的55个妇女,他们制定了一个乐观的作战方案。伤病中的史更新提醒他们:“这种任务没有内线是很困难的。”一句话砸实了这个情节的真实性,也反映出具有战斗经验的战士与游击队员和普通民兵的区别,同时也印证了“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的战争思想。史更新的高明,恰恰是谨慎、不轻敌、不存侥幸、不做无谓的牺牲等综合而成。这也让这位孤胆英雄更立体化。也是在这回书里,丁尚武的分析就存在轻敌和侥幸心理,以及军事冒险主义的思想,和八路军出身的史更新“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主张,二者比较,高下立判。而单从这两个英雄人物身上,就能得出结论:八路军这样的革命队伍才更加锻炼人。这么写来,堪称是春秋笔法。仔细琢磨,层次丰富,你足够细心的话,还可以分析出那个时代盛行的“出身论”来,当然,这已经在说题外话了。整部小说,40来万字,类似的情节有许多,既吸引人,又耐人寻味,这正是“红色经典”的一个特征:小说本身就是一本红色的革命战争题材的爱国主义教材,可读性强,充满正能量。故事背后隐藏着正确的思想。眼下的小说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与时俱进的正常现象,和平年代,承平日久,作家们只能去探索或追求庸常生活的出奇表达,和波澜壮阔的红色经典大不相同,但也互不排斥,它们都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审美趣味。重读《烈火金钢》,依然可以一口气看半天,我特别喜欢作者的小说通透爽朗的语言,还有那些俏皮的俚语和方言,常常逗得我掩卷大笑情不自禁。归根到底,小说是一门语言艺术,《烈火金钢》的艺术生命,就在它生动活泼、活灵活现的语言里,这是它的又一大魅力。重读红色经典,是省作协组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学习活动,也成了这次重读《烈火金钢》的契机。谨以此文向《烈火金钢》的作者刘流先生致敬!

张乐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