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嘉禾产地花馍香

时间:2021-06-25 08:00:33 | 来源:山西日报

20210625_5f419728e7cbd10069f03df8bf6a9fae.jpg

“嘉禾”,美禾,茁壮之禾,硕大之禾,祥瑞之禾。东汉许慎《说文》云:“禾,嘉谷也。以二月而种,八月始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王充《论衡·讲瑞篇》云:“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古人多以“嘉禾”为祥瑞之物,与甘露醴泉并称。如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云:“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绛县,聚巍巍中条紫金之灵气,润滔滔涑水洮河之膏泽,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证明,早在48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绛县周家庄就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统辖中心。相传,我国五帝之一的帝喾元妃姜嫄,居住在绛县横水镇柳庄村。她善良贤惠,践巨人迹而生后稷,教导后稷种植五谷。后稷长大后,帝尧聘其为农师,“教民稼穑”,被公认为我国的农业鼻祖和“五谷之神”。绛县紫金山、涑水河一带,很早以前,阡陌如织,沃野万顷,“青稍滚浪弥垅平,绿叶翻光密交穗”,被誉为天下粮仓。西周早期,周成王“剪叶封桐”,将其胞弟唐叔虞册封于唐地为一方诸侯。来年,唐地绛县一带风调雨顺,广袤的田地里生长出一穗多头的麦子,唐叔虞视它为彰显农业丰收和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将它连根拔起进贡给其兄周成王。周成王喜不自胜,称其为“瑞麦”,封其为“嘉禾”,恭放在朝廷大殿上,供人瞻仰。从此,“嘉禾”成为我国农业与社稷的象征。历代名士文豪墨客纷纷歌咏之。明清时期,绛县县衙大堂内东墙上嵌有一通《绛县瑞麦图》石刻,展示了“唐叔虞呈献瑞麦”的故事。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也赫然显示着“嘉禾”的图案。“民以食为天。”有史以来,国人一向视小麦为生命之本,将其加工成面粉,制作各种面食,不仅满足人体延续生命的需要,而且用于祭祀、喜庆、祝贺、庆典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由古而今衍生出黄土高原上独特的花馍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绛县作为“嘉禾”的产地,水土好,光照足,所产小麦颗粒饱满、质地筋道、营养丰富,其地的花馍文化更是尽占先机、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制作花馍代有人才出。绛县古绛镇东关村村民李如意,出身制作花馍的世家,一连数代人均为当地有名的花馍把式。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李如意对制作花馍情有独钟,从少年时便参与到制作花馍的行列,经常与大人一起为事主制作花馍。2010年,李如意意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标准的提高,对制作花馍的要求越来越高,她适时开办起如意花馍店。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花馍制作水平,她坚持自费参加函授学习,经过5年的刻苦努力,拿到了国家承认的大学文凭,并多次到外地学习取经,开阔眼界,在继承前人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推陈出新,创作出造型新颖、寓意丰富、色彩斑斓的花馍作品。李如意制作的绛县花馍,把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先进工艺完美结合起来,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与制作技艺。她制作的花馍作品,从原料到成品,须经过选料、发酵、和面、揉搓、擀捏、剪切、设计、嵌物、造型、蒸制、成形、着色、插花、着色、阴凉、包装等16道工序。每道工序科学编排,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精益求精,成品花馍呈现别样的精美。创新是花馍的灵魂。李如意制作的花馍根据社会功能需求,形成祭祀、祝寿、庆生、婚庆、祭奠、庆典等6大系列,品种有枣山、祥龙、凤凰、狮子、老虎、礼馍、花馍、花糕、十二生肖、寿桃、花篮、莲花卷、砚台等20余种。特色花馍作品有“双龙对虎”“九凤朝阳”“石榴牡丹”“莲生贵子”“双龙迎福”等。其作品造型逼真、寓意丰富,简约中显夸张,圆润中蕴丰韵,地方色彩鲜明,极富生活情趣,广受民众喜爱。如今,在绛县娶亲、丧葬、建房、乔迁、老人祝寿等活动中,花馍都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佳品,摆放在最瞩目的位置,把人们的生活点缀得琳琅满目,多彩多姿。“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李如意做的花馍不仅供应全县,而且行销北京、西安、太原、黑龙江等多地,还荣获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作品艺术专家称号。他决意担当起绛县花馍制作工艺传承的重任,意欲到2022年在绛县设立5个分店;培养花馍制作者50名;拓宽销售渠道,逐步形成花馍产业化,使绛县花馍尽展风姿,香飘万里!

刘玉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