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解析高考志愿填报(山西地区)新变化

时间:2021-05-17 12:00:38 | 来源:山西日报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21高考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即将“打响”,相信每个家庭都希望考生的每一分都有“用武之地”,从而拿到理想大学的敲门砖。在全国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志愿填报难度升级,让很多家长和考生无从下手!就山西而言,2021高考填报志愿有何变化?浩如烟海的数据如何参考?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怎样科学填报专业?本期,山西晚报记者搜集了一些家长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最关注的问题,邀请专家帮大家答疑解惑!新增强基计划确认环节 新增37个专业“对于山西来讲,2021年高考填报志愿有两大变化,新增强基计划的确认环节和新增37个专业。”百年招考联合创始人、高考志愿填报研究专家、职业特质分析专家梁旭霞分析道。强基计划即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是强基计划招生的第二年,强基计划的优势在于本硕博连读、一贯式培养。并且招生的36所院校都是我们985双一流的大学。但是2021年在强基部分新增了考生确认环节,所以我们在强基院校选择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成绩做好客观评估。”梁老师介绍。第二变化是新增专业。“2020年,全国一共有二级学科703个,今年新增37个专业,例如:融合教育、智能交互设计(机械类)等。各位家长要对新增专业大学学习的科目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有所了解。”梁老师补充道。那么对于“报考小白”来讲,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数据进行参考,梁老师也给出建议:“高考报考说到底是一个专业、院校、城市、大学平衡的关系。我们需要参考提档比例、招生人数、山西省的省排位(位次)、线差以及近三到五年的录取数据,以及大小年等进行分析,才能精准地被录取到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另外我们不仅要关注招生计划,还要关注学校的招生章程以及录取原则。通过数据分析做到精准填报。”不同分数段学生报考有侧重 高分看学校 中分段看专业怎样让考生的每一分都不浪费?不同分数段的学生填报理念和择业理念怎么做最科学?对此,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申请研究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中生涯规划师陈文毅老师为大家详细解答:“对于高分段考生要以院校为主,兼顾专业。建议考生瞄准985高校,至少也是211院校,因为985和211院校的层次很高,师资力量很强,学习氛围很好,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以后考研或者就业也能提供很大便利。当然对于专业意向非常明确的考生,可以为了选择专业而降低院校的层次。比如想学财经类专业,你的分数虽然可以上985院校,但是也可以选择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高校。虽然这些学校属于211高校,比985院校层次低点,但是专业领域它在全国是顶尖的。需要注意的是,对某些985或者211院校里面特别冷门的专业,同学们报考时要慎重。”同时,中分段考生要以专业为主,考生主要考虑一些省属重点院校。因为你所能上的这些院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已经没有了名校的光环,所以要把专业作为重要考量,去不了好的院校,就要选择合适的专业,这样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那么对于达线考生,指的是批次线上15分以内的考生,这些考生要以专业为主。每年有很多考生分数比批次线高,但是又高不了多少,这个分数选择院校就比较纠结。陈老师的建议是:“刚达一本线的考生,可以不用多考虑批次,因为国家对一本和二本院校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大学毕业证上也不会注明是一本还是二本,所以如果一本去不了合适的专业,可以考虑去二本的合适专业。对于二本线上的考生,则尽量考虑留在二本院校。低分段考生主要考虑高职高专,要以专业为主,技能优先。我的建议是选择技能型的专业,学有一技之长,也可走遍天下。”填报志愿不单一看分数 应多元化考量综合条件其实报考大学并不是填志愿那么简单,家长要做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涯规划。陈文毅老师补充道:“例如学科优势、职业特质、家庭背景,包括家长的经济能力以及未来考研的概率。我们会借助专业的职业测评,以及结合孩子的职业价值观,只有优势大于兴趣的部分才是孩子可以选择的专业范围。”同时,陈老师还强调家长要积极主动和孩子沟通:“在做高考志愿填报时,要往回寻找孩子自己本来的样子,又要往前看未来,绝不是简单地填个大学和专业,而是你到底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又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那么对于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到底如何与考生进行有效沟通呢?资深学生心理咨询专家、百年招考金牌讲师高婕老师建议:“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客观地对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专业。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和特长,切不可理想化地去选择专业。父母的认知决定孩子的未来,出分之后时间比较短,所以提前的模拟填报以及和专业老师的提前沟通是很有必要的。”高考将至,如何在最后冲刺阶段调整到最佳状态?高老师表示:“首先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战友’,不抱怨、不焦虑,正确看待高考这件事,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考试成绩就是知识储备和考试心态的结合。压力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是要学会做积极的心理暗示,保证饮食和睡眠。找到适合自己减压的方式,例如散步、听音乐、深呼吸等等。最后,考试前要按照高考的时间做一些刻意训练,例如按高考的科目及时间对应去做题,适应考场心态。”

山西晚报记者 田晓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