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娱乐 >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让更多的荒滩烂沟变成群众的“聚宝盆”

时间:2021-11-17 08:00:17 | 来源:山西日报

11月15日《山西日报》刊发山西日报记者范珍采写的《黄土地上谱写绿色乐章——我省持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扫描》通讯。文章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减少到5.89万平方公里,实现了山川焕颜,水土重生,昔日的瘠坡薄地、荒滩烂沟,变成了“聚宝盆”“钱粮囤”。山西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值得我们深思。

怎么做的?山西省15.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80%以上为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生态脆弱。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76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量3.66亿吨,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也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如何破解水土流失难题?从文章来看,山西主要有三种举措,一是高位推动、连片治理。全省将水土保持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关键战略举措,持续高位推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投入6亿多元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各级水利部门整合各行各业项目资金,集中连片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形成一批水土保持示范区。二是立足省情,人水和谐。山西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在水保重点工程项目安排上,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不仅提高了群众收入,而且实现了水清土固、山青景美成为山西的新名片。三是强化监管,依法治水。全面加强依法治水管水,逐步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2015年以来,《山西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全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相继出台和修订,更好发挥法治在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为什么能?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减少到5.89万平方公里,山西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功?从山西怎么做的三个方面,我们能看到一条重要的经验,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系统治理。以人民为中心,不管是立足省情、人水和谐,还是强化监管、依法治水,都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来开展,一方面结合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动群众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不仅让水土资源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了,而且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群众水土保持的意识也随之增强。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集思广益,将群众的要求变为法律和制度,不仅提高了立法质量,而且通过执法部门加强监管,更好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另外,进行系统治理。我们知道,水土流失的治理需要统筹规划、整体考虑,不能管了上游、不顾下游。这一方面,山西省高位推动、连片治理,就值得学习借鉴,只有统筹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才能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让更多的荒滩烂沟变成群众的“聚宝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为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描绘了生态高质量发展新的蓝图。新征程,我们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总结好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让更多的荒滩烂沟变成群众的“聚宝盆”,用绿色扮靓三晋大地,唱响新时代“山西好风光”!(邢云鹏 徐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