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 >

“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味儿!”

时间:2020-10-20 20:00:20 | 来源:山西日报

“以前住的房子是土窑洞,吃的是旱井水,烧的是树枝,村里道路狭窄崎岖,出趟门十分不方便。如今住的是宽敞明亮的大楼房,吃的是自来水,用的是暖气,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从大山里走出来,住上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楼房,想想心里都敞亮。”金秋时节,方山县圪洞镇易地移民安置小区安居苑内,一栋栋高楼显得格外靓丽,楼宇门前的五星红旗非常醒目,赵丽云指着3号楼1单元1403的位置乐呵呵地和记者交流着。43岁的赵丽云是圪洞镇秦家坡村的贫困户,那里山高谷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和很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赵丽云在老家没有增收产业,被迫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一家人聚少离多,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面。”回忆起以前外出打工的日子,赵丽云深有感触,“来回路上很辛苦,爬敞篷车,坐公交车、火车、大巴车,要来回倒腾好几次。”按照易地扶贫搬迁规划,2017年12月,赵丽云一家与其他贫困户一起搬到方山县圪洞镇一期易地移民安置点,一家5口人住上了新房,交通、医疗、孩子上学都有了保障。“97.96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2040元,需要19.9838万元,上级补贴了15.52万元,县财政补贴了3.4638万元,自己只花了1万元,如果没有这个好政策,怎么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条件是好了,但必须想个赚钱的门路才行。”赵丽云说,“没想到刚搬迁过来,政府就组织技能培训,自己先后掌握了核桃嫁接和装潢两门技术,靠着这两门技术一家人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据了解,为帮扶像赵丽云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解决生计问题,圪洞镇因人因户施策,制定出台了“五个一批”的办法,建立“合作社+贫困户”的植树造林模式,保证贫困户获得工资性收入;县域龙头企业与贫困户订单生产联结,带动搬迁户脱贫增收;在安置点周边建设扶贫就业创业基地、扶贫车间,优先聘用搬迁户从事物业、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工作;组织搬迁村贫困劳动力参加新型职业技能培训,推荐贫困劳动力在本县企业就近打工,真正实现贫困户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他们创业的时候,我们党支部会帮他们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圪洞镇镇长助理、安居苑小区党支部书记殷秀明说。如今,赵丽云学到的实用技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核桃嫁接和装潢生意越做越好。“以前外出打工靠苦力一年能挣个万数来块钱,现在在家门口靠技术吃饭,每年修剪核桃和装修房子的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是以前外出打工收入的4倍还多。”赵丽云说,“与以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靠技术吃饭,又能照顾父母、老婆和孩子,这样的日子才越过越有味儿!”

本报记者李全明 通讯员肖继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