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请人民阅卷】开发区在科技赛道奋力奔跑

时间:2021-02-08 18:00:05 | 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

2月5日,最后一场《请人民阅卷》与全市观众见面,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过去的一年,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在改革创新的赛道上奔跑,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当年签约 当年投产项目16个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书记、副主任李韶华介绍说,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在全省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以平台创新实现引才突破。通过柔性引才制、科研合同制、股权激励制,引进了以范守善院士为首,包括刘明、雒建斌、彭练矛、张跃、黄伯云、汪卫华在内的7位院士加盟研究院,33位博士带9个六新项目落户开发区。

没有“服务”就没有“环境”,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性地实施一体化项目推进机制,一方面把项目从签约到投产运行作为“一件事”整体看待,把7个部门拧成一股绳,变串联审批为并联服务,变“交接棒”为“齐步走”,让服务走在企业需求前头;另一方面,开发区为每个入区企业配备一个项目经理组,实施终身陪跑,领办、代办企业所有需求,“办事不找关系”已成为开发区最“硬核”的品牌。全区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项目达到16个,在全省亮出了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速度。

没有“招商”就没有“转型”,去年晋城经济开发区招引“六新”项目47个,同比增幅147%,高科技项目落户开发区已出现“磁吸”效应。“数字的背后是思想变化,树立平台思维,嫁接优势资源,依托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市场里游泳的人带领我们找市场。我们与浙江赛创未来合作,通过创业大赛募集项目156个,前三名落户晋城。我们与上海东方龙专业招商公司合作引入深圳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托普科,现在与开发区合作的专业招商公司达到7家,为实现招商引资突破蹚出了新路。”李韶华说。

高科技产品现场大放异彩

在互动环节,多个去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六新”高科技产品亮相,在现场大放异彩,让人近距离感受到科技进步的魅力。

“视觉芯片1秒钟可以拍照1000张照片,可以应用在安全驾驶或无人驾驶上。当人开车高速行驶中,突然跑出来一只动物,或遇到一个障碍物,依靠人的眼睛进行识别并判断有时是来不及的,非常危险。”李韶华介绍说,用这个系统后,在无人驾驶中,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识别汽车、灯杆、树木等物体,并在毫秒时间内做出躲避行动。这只是这个技术其中的一个应用,还可以应用在智能安防、工业机器人、智慧城市等领域。

第二个亮相的半导体激光器只有小米粒大小,但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量子通信墨子号卫星上可以用这个激光器;在生活中,也可以用在光子美容仪的核心部件上。

“以上看到的产品,都是从我们实验室孵出来的,已经具备量产条件的高科技产品。”李韶华说,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正在孵化的项目,比如:碳纳米管技术,这个技术是范守善院士潜心研究30年的国际领先技术。这种材料可以应用于柔性触摸屏。“下一步,电子设备产品都可穿戴了,屏幕都是可弯曲、可折叠的,我们这个产品就是为将来准备的。当然,它的用途还不仅于此,在航天航空、新能源电池等都有应用。”

助力研发团队“跨越死亡之谷”

“我想问一下,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能让科研技术顺利转化落地,形成产品产业?”现场有一位观众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李韶华解释道:“要想把每个实验室的东西都转化为产品,做成产业,这个过程在科研领域叫做‘跨越死亡之谷’。”

如何“跨越死亡之谷”?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院做出三项制度性安排。首先,从项目源头上来说,研究院不搞纯粹基础理论研究,重在导入离市场只有一步之遥的应用技术成果,现在引入的9个六新项目,都是已经在实验室研究了十几年的技术成果,已经走到中试和量产之间。

其次从管理模式上来说,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1+3”管理机制,成立了“光度”公司,聘请华澍资本CEO孙国富博士担任董事长,为项目落地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弥补科研团队市场开拓短板;同时,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成立了10亿的“谷雨”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在物理层面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通了科技创新到市场化应用的渠道。

最后,从政策层面上来说,为了保持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专门为研究院出台了两个政策,即光机电产业研究院改革创新“12条”和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6条”。在引才、资金使用、合理容错等多个方面“放权管理”“放水养鱼”,以最宽松的创业环境,助力研发团队“跨越死亡之谷”!

过去的一年,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在改革创新的赛道上奔跑。相信在院士级高端创新人才加盟和一流创新生态的“加持”下,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定能在“十四五”期间,成功发展成为千亿级光机电产业集群。

记者 史娇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