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决胜2020】异地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家门口能“乐业” 旧村闯出新路子

时间:2020-12-04 14:00:07 |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杨巧云)“我们家就在1号楼,这马路对面就是工作车间,下楼两步路就到了,去哪里都有公交车。”在晋城市沁水县富茗小区一单元楼楼下,下班回家的王姗姗跟记者说到现在的生活。

王姗姗居住的富茗小区与工作的春晖扶贫智能化出菇基地只隔了一条马路。新华网 杨巧云摄

“以前我们住村里,下雨天路就不能走,4口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现在一家4口人住90多平的大房子,我也有了自己的房间。我和妈妈都在车间里工作,每月两个人加起来有5000块钱收入。”王姗姗现在是春晖扶贫车间的带班班长,妈妈是车间的切菇工人。

富茗小区是晋城市沁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目前已集中安置了204户669名贫困人口。搬出“穷窝”只是手段之一,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并且“能致富”才是易地扶贫搬迁根本目的。

春晖扶贫智能化出菇基地切菇车间的工作情景。新华网 杨巧云摄

为了让这些贫困户搬出来之后“有事可做、有业可就、有钱可赚”,沁水县明确了易地搬迁后的发展规划: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摘帽的重中之重。一处服饰加工厂和一处智能化出菇基地就在小区外不到百米处,两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打造的小型搬迁就业园区,让小区内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有钱挣。目前,两处工厂吸纳就业人员120余人,人均增收2万余元。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运城市垣曲县面对辖区97.2%都是山地丘陵,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现状,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推进城镇化进程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引导贫困群众向县城聚集,易地搬迁2955户9190人,其中7625人集中安置,涉及深度贫困整自然村搬迁133个,全县共建设13个安置点。

晋海花园是垣曲县易地搬迁13个安置点之一。新华网 杨巧云摄

住在晋海花园3号楼的芦云一家人原来住在离县城17公里的古垛村,靠着家里的9亩地生活。芦云回忆说,2013年以前他家算是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2018年7月,一家人从村里搬进晋海花园,住进了100平米的新房。虽然住在城里,芦云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要回一次古垛村,那里有他的事业。

芦云最开始在村里就是帮助村民种种庄稼,谁家需要耕种了找他,谁家需要收割了也找他。后来村里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家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田地没办法种,慢慢地想着把村里的土地承包过来,他来帮村民们种地,付给村民承包费。“他们在家就自己种,不在家我就帮他们种,让他们出得去也回得来。”芦云一脸满意地畅谈着他的致富经。

芦云在晋海花园新居的沙发上。新华网 杨巧云摄

保姆式管理耕地的模式让芦云一家人的生活变了个样,现在芦云承包着近80亩田地,一年净收入有12万左右。他说这一切的转变都得益于政府的10万元无息贷款,有了贷款他才能购置农业机械,才能扩大自己的耕作规模。目前,芦云已配置有2台拖拉机、1台收割机和一系列的机械农具。他说:“村里有2个人也想一起做呢,都买了农具机械。村里1000多亩地呢,大家一起干,一起过好日子”。

晋海花园小区按照“巩固旧村产业、扶持就业创业、菜单式选择、保姆式服务”的工作思路,通过土地流转、大户经营、合作社代管等模式,巩固产业收益,居民从事特色种养殖的搬迁户109人,月均收入达到2300元,旧村产业全面得到巩固提升;全县36家合作社种植30万亩核桃,晋海花园搬迁户参与度达到79%,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立足搬迁群众实际,加强后续扶持,因户施策开展产业就业规划和技能培训,脱贫致富路千条,搬迁群众已经掀开了新生活的篇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