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智汇山西 创领未来(下)

时间:2020-11-19 10:00:12 | 来源:山西日报

多种创新模式协同发展,加速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山西智创城——

本栏目内容源自山西卫视“转型进行时”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内容

从注册到上市;从创意诞生到占领市场;从1平方米的格子间,到343平方公里的潇河产业园区……在山西智创城3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载体接力,为创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让创造动力竞相迸发。

目前,我省布局建设15个智创城,已建成的8个智创城“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科创飞地”模式、“带土移植”模式、“研发+生产”模式……虽然模式不同、特色不同,但都是在国内一流双创运营团队带领下,发挥鲶鱼效应,引领带动全省创新创业创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持续推进。

如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创业平台的标杆样板,如何激发我省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如何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从2019年到未来,加速崛起的山西智创城正在一一描绘答案。

创新模式加速集聚先进生产要素

在山西智创城3号,走进山西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中心,会遇到许多朝气蓬勃的面孔。在这里,创业的大学生团队可以注册公司,与其他初创团队免费共用联合办公空间,并享受全方位的创业帮扶。一粒粒创业的种子萌芽在清新整洁的工位上,一个个火热的梦想从联合办公空间启航。

不仅是大学生创业团队落地,中小企业初创及其快速发展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引领和帮助——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山西智创城3号运营商浙江菜根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入驻创业项目、科技型企业提供覆盖初创期、孵化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链条式”服务。

承载着产业导入中心、项目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三大功能,对于山西智创城3号的未来发展,浙江菜根科技CEO胡勇锋表示,希望通过山西本地运营团队和菜根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地的招商团队的共同努力,将山西智创城3号建成“面向山西、面向长三角和珠三角、面向全国”的产业和人才资源的导流窗口,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有效连接、企业服务需求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有效连接、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之间的有效连接。

今年8月,北京奇天大胜子公司奇天新云入驻山西智创城3号,通过1个平台、1套系统为全国4000家酒店、10万间客房,提供中台技术、AI数据分析、运营等智能化一站式服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258个城市。像奇天新云这样已经完成了初创阶段,需要快速发展、稳步上升的科创型企业,山西智创城3号可以承载300多家。

山西智创城3号全新搭建了“1+1”的功能空间布局,先导区载体位于科工大厦,核心区载体位于山西国际物联网产业园,距产业化基地潇河产业园区仅10公里,形成“研发在智创城,生产在潇河,孵化在智创城,产业化在潇河”的运营模式,打造“研发+生产”一体化产业发展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智创城3号打造了一个‘有核无边、先聚后散’的产业创新生态。”山西智创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宁说。

“这个‘边’目前是潇河产业园区,随着业务的开展和我省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它会逐步扩展到全省。”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高新处处长杨韶欣介绍说,山西智创城3号的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新材料等五大产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等N多个新兴产业,形成“5+N”的发展格局。

发力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年产秸秆8亿多吨,将这种废弃资源变成高端制造领域和环保产业不可或缺的新材料,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桑涛多年科研和创业的梦想。

两年前,桑涛带着秸秆新材料技术和团队,落户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如今已入驻山西智创城1号。目前,新材料项目已落地产业园,第一个生物炼制工厂和新材料加工工厂预计都将在2021年投产。

“经过10年努力,通过秸秆转化的木质素成功制备出替代‘环氧树脂’的‘生物树脂’,能够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院长桑涛介绍说,碳纤维是生产航空航天高科技设备的优质材料,“生物树脂”的成功研发有望改变国内高性能树脂依赖进口的现状,并且其价格更低、性能更优。

据介绍,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在山西智创城1号拥有37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实验、中试综合空间,享受到3年免租金的政策支持,还获得了17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股权投入。依托这些政策扶持,经过两年的建设,研究院目前已完全正常运转起来。

如何把类似木质素这样原创、首创的核心技术快速地变成产业化项目?山西智创城给出了答案:一系列政策扶持的同时,注重形成以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为重要技术来源的产业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

“把各项工作的逻辑起点放在创新驱动上,把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来抓。”杨韶欣认为,核心技术能够产业化快速落地,源于近年来我省推动创新前所未有的力度。

目前,我省从3条路径加快引进人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条路径:积极引进国家级的团队,例如长治市引入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李晋闽教授的顶级团队,使我省深紫外LED产业化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第二条路径:引进央企创新成果,例如积极推动中国电子将信创产业布局我省。第三条路径:推动省内创新资源的转移扩散。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逐渐增多,更多新动能将助推我省换道领跑。

对于人才集聚,李宁给出了令人鼓舞的数据:目前,在综改区智创城入驻企业的创新人才中,85%以上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博士以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占了20%,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已经超过100人。

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

一直以来,科技成果存在转化不顺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对接、不匹配,如何打破“藩篱”,进一步将领先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样是山西智创城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中试的研发项目其产业化成功率能够达到80%。杨韶欣提出,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快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山西智创城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包括与个人、企业、院校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则是推进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中试基地,快速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有效衔接。

今年3月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指出,智创城要加速吸引领军企业、头部企业等高端双创资源,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潜力和动能。

“要让科研成果真正融入到产业发展当中,同时让产业的发展成果反向地为科研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空间。”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程方认为,双创升级更加强调产业垂直和专业化众创,这其中离不开各行业头部企业产业资源的注入。

一年架梁立柱、三年点上突破、五年基本成型,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山西省创新生态的指导意见》已经绘出了全省创新生态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山西智创城要率先完成创新生态的打造,真正形成转型发展的创新动力,为全省转型发展贡献智创城的力量。”李宁充满信心地说。

山西智创城正有效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逐渐形成辐射全省的双创核心策源地,让三晋大地创新文化深入人心、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

本报记者冷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