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扎实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的“抢手课”

时间:2021-02-14 08:00:30 | 来源:山西日报

2020年12月11日一大早,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走进该校明向校区行远楼A105教室,为2020级生物医学、光信息专业学生上了一堂思政课,反响热烈,轰动一时。为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太原理工大学从上到下不仅牢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而且始终把狠抓思政课程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学科建设,聚焦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堂。“我们的思政课立足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回应大学生现实关切,在教师、教材、教法三个关键要素上深入挖潜,创新授课形式,丰富课程内容,成为全校学生的‘抢手课’。”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振霞表示。

打造高质量有底气的思政课

在太原理工大学,校领导带头上思政课,备受欢迎、瞩目。“厉害了,我的国”“华为”“西南联大”“校长书法”……在郑强教授的那堂思政课上,他直面意识形态领域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深入剖析,引导同学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理性的思维,明辨是非。“这堂思政课让我十分难忘。”光信息专业学生赵倩说,“‘强哥语录’震撼人心,那些感人至深的爱国故事令我们动容。”在更早一些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与该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按照课程安排,纷纷走进思政课堂。校领导的思政课为全校的思政课树立了榜样。“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所举的例子紧贴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风趣的语言深受学生喜爱,是一堂高质量的示范课。”思政课教师王丽庆在观摩郑强教授的授课后激动地说。校领导上思政课只是太原理工大学打造高质量思政课的举措之一。为整体提升思政课水平、打造有底气的思政课堂,该校还祭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比如,构建了集全员轮训、专题培训、进修、访学、实践研修等为一体的教师培养体系,在配齐教师队伍的同时聚焦教师内涵建设;对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培养;通过定期举办集体备课会、示范课堂、教学沙龙、工作坊等,督促教师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内涵建设。特别是在集体备课和师生研讨中,该校坚持备学情、备重难点、备方法,既帮助老师们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又集体研讨了课程内容设计、进行了案例交流等。与此同时,该校坚持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及理论宣传教育“双引擎”,长期以来,承担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的理论宣讲任务、参与各类宣讲视频录制,并通过“传帮带”形式创新理论人才和宣讲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实现学科建设与宣讲工作的共推进、人才的理论素养与宣讲能力同提升。思政课改革成效不断显现:去年,该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成为我省承担的《思政课集体备课行动》牵头学校;1名教师先后在省级和国家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组比赛中斩获冠军和三等奖,在该奖项上实现新突破;刘振霞获批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他在网络平台录制的思想引领宣讲节目,点击量超过350万次,理论宣讲文章在‘学习强国’点击量超过30万次。”这里的“他”,指的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副教授褚尔康。他还是团中央青年讲师团讲师、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与他一样,越来越多的理工大思政课教师,成为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引领新高地的重要参与力量。

探索实践“行走的思政课堂”

“行走的思政课堂”是太原理工大学着力打造的新时代思政课。“在如今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和愈加复杂的社会形势下,‘专业型考生’和‘苦读型书童’已经难以符合时代的要求,更难以承接社会交给青年大学生的使命。”在这一认识下,太原理工大学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不断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去农村参与脱贫攻坚,将师生带到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带到工厂、纪念馆、农村、山川、田野,把思政课转化为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的生动实践。“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是效果,而决定效果的是师生对教育内容的深度认同。让学生走出书斋、迈向田野,在实践中咀嚼生活滋味,接受思想教育,这是我们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的初衷。”刘振霞说,在实践中,青年大学生更能丰富阅历、开阔眼界,也更能思索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思考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何以能为、何以可为。在思政理论综合实践课上,文法学院学生赖艺轩有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暑期实践。为完成调研报告,请求访谈,却遭遇碰壁;好不容易得到同意,又遭遇中途冷场的尴尬;访谈完整理资料,无从下手,手足无措……实践中的每一小步,都令她感受到了难言的满足与激动:“在实践中,我收获的不仅是研究方法,更多的还有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如何寻找共鸣,如何将零散的信息集结串联,以及如何在遇到瓶颈时保持平和心态,这些对于即将踏上未来征程的我,是一笔至关重要的财富。”在上好思政理论综合实践课的同时,太原理工大学还每年评选优秀实践报告,组织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留存社会实践摄影及微视频展播等丰富材料,并出版了实践教学优秀报告文集《走在大路上》,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完善“行走的思政课堂”。

深耕网络思政课堂新阵地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网络课堂成为高校思政课堂的重要阵地。太原理工大学牢牢抓住网络思政课堂这一重要阵地,“互联网+思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推进。2020年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延迟开学,太原理工大学在原有网络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线上思政课教学,老师们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多措并举打造在线教学金课。“线上授课对于部分年龄大、网络技术运用少的教师,在适应和熟练应用方面无疑是个挑战。”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建勇表示,更大的挑战在于,网络教学由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导,必须调整原来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情的掌握存在滞后性,学生反馈的及时性、有效性减弱等。到底要如何远程讲好思政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将中国故事融入课堂,使专业课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民战“疫”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老师们结合疫情实际,将抗疫中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青年学生凝聚家国情怀,读懂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老师们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更多教学方法:有的老师利用慕课平台,视频+课件+讨论题+单元测验“多管齐下”;有的在发布学习视频的同时,布置小论文让同学们扩展思考;有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视频展示的方法来丰富课堂。李建勇的直播教学上得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不断通过各种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幽默风趣的例子活跃教学气氛;朱颖原老师已上线三年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颖音源韵国学小讲堂”也有声有色,收到了良好效果。“网络思政课也很有趣味性,同学们通过自由组合,对感兴趣的主题、熟悉的领域开展分组主题交流,并录制视频、制作课件,在线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校思政专业学生王雨欣说,“那些略内向、平时不愿意问老师问题的同学,在线上沟通时也有了更多机会、更充足的时间,与老师沟通交流、请老师答疑解惑。”“实效是检验思政教育的唯一标准。”郑强表示,思政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信了多少,让学生服了多少”,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培养出志向高远、堪当大任,富于创新、能力出众,自强不息、学技兼优的有用之才。理工大的思政课还在继续进行着改革探索。“我们将继续在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与热情上下功夫,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开创学校思政教育新局面。”黄庆学说。

李林霞 张智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