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陵川路径”

时间:2020-12-21 18:00:27 | 来源:太行日报

□吴艳斐

贫困发生率从13.6%下降到0.01%、解决了9335户25607名贫困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64户6732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陵川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各方协同、合力攻坚,实施八大工程,推进二十项行动,建立六大推进机制,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尽锐出战 合力攻坚

干部冲锋在前,资源配置到位,政策精准匹配,一套套“组合拳”频频发力,一项项硬措施落实见效。

特别是去年以来,陵川县成立脱贫攻坚决战指挥部,实行战时机制,以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为主线,强短板、补弱项,持续攻坚、接续发力,脱贫成效考核进入全省第二方阵。今年以来,全县持续保持昂扬斗志和攻坚态势,精准发力狠抓巡视整改、全民动员开展“十个清零”、专班推进脱贫攻坚集中攻坚,各类问题动态清零,为打赢攻坚战、顺利交总账奠定了坚实基础。

42名市县领导率先走进贫困乡村;118支扶贫工作队、114名第一书记、361名驻村干部奔赴到了攻坚主战场,一队三人、五天四夜,一周一例会、一周一清单、一周一汇报,前赴后继、驻村帮扶;143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贫困村结对帮扶,6405名市县两级党员干部担当起帮扶责任,投身脱贫攻坚战中。

110多个政策文件相继出台,69项惠民政策迅速落地,10亿多元财政扶贫资金整合到位,金融扶贫资金投放累计突破2.82亿元,社会资本投向扶贫领域达到20亿元。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让沉寂的贫困山村焕发了活力。

5年来,9335户25607名贫困群众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贫困发生率从13.6%下降到了今年的0.01%。

精准施策 靶向发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特色产业扶贫是关键抓手。陵川县确定了“六地四转、三区十园”战略布局,立足生态优势,强化龙头带动、培育产业集群、狠抓基础建设,加快形成“5+2”产业扶贫体系。

该县立足生态优势,推进园区上马、强化龙头带动、培育产业集群、狠抓基础建设,加快发展道地中药材、优质小杂粮、绿色林产品、健康养殖业、乡村旅游业五大特色产业。目前,以九州天润、兰花中药、国新晋药、北京同仁堂四大上市公司为依托,全县中药材产业形成了基地、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建成投资5亿元的中药材产业扶贫园区;晋之翘连翘茶、陵之喜小米、齐越食用菌打出了生态富民的品牌;正嘉养猪、亿利养鸡、张氏蜂业舞起了畜牧产业的龙头;太行一号风景道串起了王莽岭、武家湾、上云台、黄围山、凤凰欢乐谷五大景区,带动着周边及沿线农民增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28个、产业扶贫项目846个,7475户2万多名贫困户走上了产业脱贫的阳光大道。

为推动易地扶贫搬迁,该县以集中安置小区为核心、自主安置为补充、特困安置兜底线,建设6个集中安置小区、2个特困移民敬老院、16个特困户集中安置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64户6732人,改造1538户危房,贫困户住房保障得到彻底解决。同步谋划后续产业发展,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定向安置就业,在电子商务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园林县城创建中,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为移民户创造就业机会,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扶贫先扶智,陵川县在就业培训上精准发力,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为贫困户劳动力量身定做“棋源叉车工”“陵川焊工”“山西护工”等劳务品牌,通过系统培训,转移输出农村贫困劳动力9444余人次,实现了转移就业一人,稳定脱贫一户。在技能培训上精准发力,结合特色产业培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蔬菜种植、蜜蜂饲养、家政服务、月嫂等职业技能培训180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9228人。在教育资助上精准发力,建立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全覆盖,共惠及贫困学生1.2万人次,做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

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该县通过扶贫资助、雨露计划,共帮扶2984名寒门学子圆梦高校,让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双签约3181户,住院看病“136”托底,补充保险全员覆盖,临时救助应助尽助;低保五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由2896元提高至5280元,集中供养五保标准由5000元提高至6900元,分散供养五保标准由3400元提高至6900元,实现了社保兜底线和扶贫指导线“两线合一”;“1+5”综合保险、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防贫返贫保险共赔付1193万元,惠及贫困群众1.4万户。全县累计投入保障资金1.5亿元,受益群体达4.3万人次。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支撑。5年来,共投入资金2.86亿元,新建改建乡村公路374.1公里,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工程299余处,41个村实施电力改造工程,114个贫困村全部实现网络覆盖,新建村级卫生室141个、文化活动场所20处、日间照料中心125个、电子商务服务站190个,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沟沟里的贫困群众,转眼间享受到与城里人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

巩固提升 做好衔接

今年,面对脱贫攻坚交总账的必答题和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陵川县迎难而上,果断应对,实现了教育、医疗“两保障”,住房、饮水“两提升”,产业、就业“两增收”,资金、项目“两起底”,易地搬迁、贫困人口“两清零”。

产业就业双向推进。及时制定出台稳产业、保就业政策措施,保障了扶贫企业项目全部按期复工开工、生产达效,并通过转移劳动力、开发公益岗、运行扶贫项目、扩面兜底保障等措施,将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

实施清零行动,脱贫质量持续提升。紧盯贫困人口动态清零、问题整改动态清零,对547个两类户实施人盯人,干帮户,纳入台帐管理,实现动态监测。

开展“六送一讲”,激发干群内生动力。陵川县县乡干部、帮扶队伍,厂矿企业,一支支队伍走进山庄窝铺,走入田间地头,“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服务、送文化、送温暖,讲收入”,让群众的信心更加充足。

建立工作专班,全面排查整改。以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实行“战时机制”,抽调31个相关单位的112名工作人员,组建了脱贫攻坚集中攻坚工作专班,对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清底、全面整改、全面落实,实现了教育、医疗“两保障”,住房、饮水“两提升”,产业、就业“两增收”,资金、项目“两起底”,易地搬迁、贫困人口“两清零”等10个方面工作的整体提升,为完成年底脱贫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战略衔接。在解决绝对贫困基础上,按照“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要求,聚焦解决相对贫困,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建立防贫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和“一达标两不愁四保障”动态保障机制,出台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教育治本三个实施方案,并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超常规建设,驿站进农村,一路带百村,目前已有38个乡村、6557名贫困人口依靠公路旅游实现稳定脱贫,五个特色驿站成为全县乡村振兴桥头堡,实现了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