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下村镇首个农村社区“成长记”

时间:2020-10-04 22:00:16 | 来源:晋城新闻网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和煦的秋风吹佛着大地,蓝天白云飘逸悠扬。走进下村镇滨河社区,满地晒着金黄的谷子、玉米,火红的高粱、辣椒,急切地向人们展示着收获的喜悦。

历经艰辛终如愿 镇区安家建新园

滨河社区是下村镇在行政村合并中组建合并的第一个农村社区,由杨山、安楼、裴庄、上寺头四个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村合并而成。

三年前,下村镇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作为关心群众冷暖安危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先后启动上马了六个行政村的整村搬迁工程,将新建村居地址选在了基础条件较好的镇区。2019年年底,一期四个行政村(杨山、安楼、裴庄、上寺头)的搬迁新建楼房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久居山庄窝铺的2000多名村民告别深山,乔迁新居,从满是裂缝的危旧住房搬进了配套齐全的崭新楼房,每位搬迁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实现搬迁新区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做到资源共用、配套设施共享,下村镇借助行政村合并整合有利契机,一方面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马不停蹄做群众思想工作,挨家挨户宣讲并村政策,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赢得群众理解支持。不到一个月时间,四个村率先完成村改居,全镇第一个“农村社区”应运而生。

党建引领聚合力 融合发展增动力

“滨河社区”的牌子挂起来了,四个村的群众也居住在了一个“大家庭”里,但这只是集中居住的“物理融合”,只有实现组织融合、人心融合、发展融合这个“化学融合”,才能达到“命运共同体”的乘效应。

村居合并,不是一合了之,必须确保有实效。下村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首要任务,把党的领导贯穿合并工作始终。抓住合并行政村的有利契机,坚持把选优配强新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工作重点,在制定合并方案时将地域因素、历史因素、资源因素与干部因素统筹考虑、有机结合,确保书记人选政治过硬、能力过硬。最终,经民主选举、组织考察等严格程序,一支素质过硬、作风扎实、敢于担当的党员队伍组建成了首个农村社区党总支。

新组建的社区党总支一班人走马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便是抓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他们邀请下村镇党委书记参加了第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微党课”“大讨论”等形式,围绕社区合并后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等开展热烈讨论。

滨河社区整合零散土地1000亩,建设了集连翘产业规模种植、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生态园。

“只有把全体党员武装起来,把党员的心凝聚在一起,才有战斗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下村镇政府副镇长李健波说道。“通过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借助党总支的强大统筹力,有效地把分散的党员干部心联合在一起、力拧成一股绳,社区才能够茁壮成长。”

2020年6月,滨河社区集体经济联合社也在社区党总支的全力支持下组建完成。经济联合社整合四个村的零散土地1500亩,打包流转,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闲置土地高效利用,还可解决村民就业。安楼田园综合体农业综合发展项目是滨河社区签署的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这标志着滨河社区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安楼田园综合体总投资2.5亿元,将滨河社区原四个村的零散土地1000亩进行整合,逐步建设集连翘产业规模种植、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实现“美丽乡村”叠加“美丽经济”。

裴庄千亩花椒种植园、杨山特色果椒采摘园、上寺头生态养猪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也纷纷列上项目议程,启动实施,总投资达4000万元,全面建成后,可安排1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增收1万元。

从“党建融合体”到“经济联合体”“田园综合体”,再到“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融合,滨河社区仅用了短短五个月时间。

社区治理现代化 居民生活品质化

“搬新家住楼房,社区群众喜洋洋。”这是笔者在滨河社区采访时最真切的感受。每位搬迁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透露出他们对享受城镇便利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滨河社区从成立之初,便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区按照网络化管理要求,建立起社区党总支+4个网格功能党支部+党员+党员联户、一网覆盖的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实现了“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同时设置了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文明实践、为民服务等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高村级治理、发展、服务能力。

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为滨河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最动人的身影。

从疫情防控至今,活跃在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除了做好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工作外,还是社区的治安巡逻员、民意调查员、环境督查员、文明劝导员。这支志愿者服务队有老党员,也有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还有热心的社区居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社区是大家的“新家”,需要共同呵护,才能健康成长。如今志愿者服务队已发展到50余人,队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通过凝聚居民、引导居民,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有了归属感、自豪感、幸福感。

“我们每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非常有成就感。”志愿者服务队员陈冠军说。在巡逻中见事管事,宣传核心价值观,排查消防隐患,清理楼道杂物,调解邻里纠纷等,深受居民信赖,攒下了良好的口碑。居民们也享受到了良好的社区环境,幸福感倍增。

在社区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居民们可以唱歌、跳舞、写字、画画、演奏乐器,精彩的文艺活动应接不暇。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构建团结友爱、集聚亲和力、凝聚力的和谐大家庭起到了促进作用。安居、乐业,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劳有所得、幼有好学、病有良医、老有善养、弱有多助、住有美庐……在社区居民的笑脸上,读出了滨河人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读出了滨河人的生活品质。(赵 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