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泽州:党建引领树旗帜 千年古镇正青春

时间:2020-06-18 11:03:13 |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泽州县坚持党建先行,紧紧围绕“抓党建建新区,抓党建促园区,抓党建活景区”,用苦干与实干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泽州样板,先后涌现出新区建设“丹河速度”、柳树口镇“1+13”农超联合党总支、川底乡创新社会治理、下村镇上村村、大东沟镇岭头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一个个有益的尝试、一个个乡村的蝶变,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可复制、可推广的“泽州答卷”。其中以大阳镇为代表,通过把党建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成发展资源,成功走出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万事开头难 支部“挑大梁”

“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庄,七十二条巷。”

一幅古街深巷、袅袅炊烟,载着浓浓乡愁的画面跃然纸上,这是流传在泽州县大阳镇的一条民谚。大阳镇,古称“阳阿”,数年来因煤铁而兴,又因煤铁而衰。悠久的历史为大阳留下了800多个古院约34万平方米古建筑群,但由于未曾保护开发,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贝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负担,不少老院古宅人去楼空、墙倒屋塌,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村内事务无人管理,昔日的明星乡镇,一度走向没落。乡村振兴,惟有转型。转型发展,路在何方?泽州县委县政府“全域旅游”战略为转型之路指明了方向。大阳镇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正是“借景生财”的聚宝盆?

贯利巷,大阳七十二条巷中的一条,地势低洼、泥沙堆积,百姓出行不便,纷纷外迁,巷子破败不堪。旅游开发公司计划把贯利巷打造为景区入口处的一个商业街区。一听说要开发,要征拆,巷子里的群众就回来了,聚在一起谈条件,提要求。

景区建设的第一步,影响着整体开发进程,也给后面的工程做样板。然而,群众不理解,要么冷眼旁观、要么使绊“肠梗阻”,好不容易招商来的开发企业随时可能撤资离开,如何破题解题?重任压在了贯利巷所在的四分街村党支部身上,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平是本村人,原先是县里某企业的职工,后来离职创业,经营有方,是村里的能人。泽州县委组织部前些年开展了“城归工程”,引导和鼓励有志投入家乡建设的能人回村任村干部,张国平响应号召,回村当选了支部书记。在支部会上,张国平说,“咱们大阳有这么好的资源,不发展对不起老祖宗,发展慢了对不起子孙后代,如果再不拧成一股绳做点事,怎么跟下一辈人交代?”,当即有两名党员拍着胸脯说,“张书记,我们先签字”。僵局慢慢打开,直到党支部把最后一户工作做通,贯利巷征拆在短时间全部完成,为全镇旅游开发开了个好头,也给投资开发企业带来了信心。

千难万难,党员带头就不难,千苦万苦,党员支持就不苦;项目建设在哪里,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群众工作难点在哪里,哪里就有党员的声音。随着旧房成古建、荒地变景区,村里一月一个大变样,紧接着又水网改造解决了吃水问题、新建幼儿园大楼并实现清洁能源取暖、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村里的人气旺了,村民们的日子也跟着旺起来,更加坚定了“跟着组织走”的信心和决心。如今走进大阳景区,首先看到的就是改造后的贯利阁广场,到了夜晚,铁花飞溅火树银花,八方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有收入更有奔头,村里的老人感慨“大阳人再也不用端着金饭碗去讨饭了”。

发展遇瓶颈 创新“6+1”

大阳镇区分为六个村,旅游开发以来,各村也是铆足了劲儿,不论是谈合作上项目,还是环境整治、美化绿化,谁都不甘落后。可是在旅游开发中发现一村一个样,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路边的花墙你用的是青砖,我用的是红瓦,村里看着挺美观,东头走到西头就不好看了;路边的旱厕要拆除,你们村给500元,我们村是1000元,赔偿标准不一样,群众对比有意见,旅游公司谈好了这个村不一定能谈好下个村,工作推进缓慢。

“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聚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民生项目上,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显现出来。”泽州县委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韶华提出要求。针对大阳镇旅游发展遇到的难题,县委组织部给政策也给“锦囊”。对于投资企业和各村,旅游开发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业,2019年,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大阳镇成立了“6+1”联合党支部。“6”是镇区的6个村党支部,“1”是旅游开发企业的党支部。涉及到六个村的工作,联合党支部统筹安排,对景点路线进行跨区域统筹规划,集中投资治理河道、建设景观水系,建立了每周二例会、拆迁统一标准、党员干部带头、月底现场观摩等制度。在联合党支部的微信工作群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工作的安排、进度以及反馈。这样标准统一了,信息共享了,工作不再分你我了;投资企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古镇也是一天一个变化。

笔者走访时,镇里正在把镇西边水库的水引流到东边的景区入口的景观湖里,工作由联合党支部安排,各个村统一行动,无缝对接。三分街的村委主任崔志忠跑到西街村去干活儿,他感慨到,“联合党支部的太给力了,前段时间旅游公司在老街进行管道改造,沿街的各个村都要对接,这要放在以前啊,不定要多久才能协调好呢。现在好了,旅游公司把规划和图纸一共享,各村说干就干,每天在群里出主意、晒进度,谁也不愿意落了后,很快就能完工”。除了工作,联合党支部的微信工作群里还能看到用工信息、失物招领,矛盾调解等内容,联合党支部俨然成为镇区党群工作一个窗口,大家用在其中、议在其中、乐在其中。

党建搭好台 群众唱主角 

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既不能缺少“台柱子”,更离不开群众“唱大戏”,乡村振兴是群众的自我振兴,只有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这时,大阳乡土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大阳乡协)应运而生。大阳乡协的五名发起者有退休干部、有村里的副书记、有退伍军人……,他们意识到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群众的热情和才情也需要引导和组织。2019年7月,在县委组织部的关怀指导下,大阳乡协党支部正式成立。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每逢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大阳古镇景区游客暴增,这时就能看到身着印有“大阳乡协”标志的“蓝马甲”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尤其是今年五一,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蓝马甲”协助游客间隔入园,测体温、提醒戴口罩,成为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阳乡协党支部的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一人乘以多事,通过不断的乘法,讲个人的力量无限放大,影响着、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到“蓝马甲”的队伍中来,义务劳动、助残助困、爱心捐赠、文明创建、公共服务……,目前已有志愿服务者上千人,累计开展志愿活动上万次。

乡村振兴,“振心”是关键。大阳乡协依托丰富的民间文化,创作整理了一系列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社火表演和民间故事,走进景区走上舞台,连续四年承办“大阳镇消夏晚会”,群众既是演员又是关注,全民参与齐动手,共同打造出本乡本土的“文化盛宴”,累计参与演员约3000人次,观众达十余万人。“论经济我们大阳在泽州排不到第一梯队,但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我们当仁不让!”大阳乡协党支部书记马天明自豪地说,党支部引领党员、党员带动群众,以心换心、以心振兴,群众的干劲越来越足,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古风依旧在,繁华犹可追。党建引领犹如春天的一抹清风,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镇。从投资开发到2018年2月正式营业,当年游客达到30万人次,2019年游客增至50万人次,大阳镇俨然成为北方古镇景区的一匹黑马,这片古老而又青春的土地,在党建旗帜引领下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眼下,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泽州大地徐徐展开。村庄产业“从无到有”,城归人才“引凤还巢”,文明乡风浸润人心……,这些变化正是泽州县党建引领发展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的道路,正越走越宽。(贾燕飞)

[编辑:彭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