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 晋城人自己的生活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年糕传承的家风

时间:2021-02-22 12:00:25 | 来源:山西日报

上世纪80年代,我4岁那年的腊月末,天寒地冻,贫穷的山村借着过年的气氛也焕发出了一点喜气,可是我们家却面临两大困难。首先是饥饿,米缸里没米,油缸里难见油星,我和姐姐、弟弟一声声喊着“饿”,父亲去了几十里外的朋友家借粮没有回来。饥饿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3岁的弟弟生病了,可我家根本没有钱给弟弟治病。天黑时分,父亲回来了,手中却是空空如也,没有粮,也没有钱。而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母亲抱着弟弟含着泪去邻居家借了几个小小的红薯,切成一片片煮给我们吃了,她自己则只是一个劲地喝水,她说喝了水就不饿了。第二天,母亲早早地就去了镇上,回来的时候,她的一头齐腰的乌黑长发不见了,带回来一小袋面粉。母亲开心地对我们说:“我们做年糕吃,你们陪妈妈一起和面粉,面粉和得越熟,做出来的年糕就膨得越大,来年就越顺利。”母亲的话让我们莫名激动,心中燃起希望,顿时兴奋起来,伸出小手使劲一齐和面,仿佛用的力气越大,好运就来得越快。不多的面粉,几个小小的面粉团,母亲那天硬是蒸出了好多块胖乎乎香喷喷的大年糕。她宝贝似的把年糕捧给我们,充满期望地说:“年糕发得胖呀,明年我们有希望啦!”从母亲无限深意的表情里,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希望。说来也怪,也许是心力的作用,弟弟吃了年糕后身体竟然好了很多。春节时一位当赤脚医生的亲戚给弟弟免费开了数剂中药,弟弟的病居然神奇地治好了。接下来,在东北做生意的舅舅回来了,给我们家送来好多大米,吃了整整一年都没吃完。而那年的秋冬时节,迎来了“分田到户”的灿烂阳光。母亲后来告诉我们,她那一年是实在没办法了,打算过完年后就把房子卖掉给弟弟去治病,想着从此我们姐弟将跟着她露宿街头,她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让我们吃一顿好年糕,于是她卖掉了头发,换了点面粉。她记得从小老人就说:年糕发得好,来年日子顺。年糕,是她几乎绝望时的美好念想,她觉得自己要尽最大努力给我们吃到这个美好念想。从那时到现在的30多年里,每个除夕,做年糕都是母亲和全家最重要的节目。在衣食无忧的今天,年糕早已不像当年具有那么大的诱惑力。可每当过年,我们仍旧会细心地、讲究地、认真地和母亲一起做年糕、蒸年糕。母亲会根据我们的生肖做出不同动物形状的年糕,郑重而神秘地把它们放到蒸笼里,盖上锅盖,在灶里点上柴火。柴火灶里的熊熊大火催发着年糕,催得白白胖胖,我们总是争抢着去看谁的生肖年糕最大,仿佛年糕越大,来年就会越丰足。春节后,我们三姐弟告别家乡去往各自工作和居住的城市,在返城行李中,也有母亲精心挑选出的数块年糕。这是母亲深情诚挚的念想,她总说,过年过年,过的不就是一个念想嘛。这些年糕,我们都会格外珍惜,放进冰箱里。每当工作或生活中遭遇困难,会拿出一块来煎着吃,一碟年糕吃完,疲惫的身心又满血复活;有喜事时,也会拿出一块年糕来煎着吃完,心中分外甜,更加相信母亲说的“幸福属于不放弃努力的人”;姐弟团聚的家宴上,当然更少不了母亲蒸的年糕,金灿灿,红彤彤,我们都知道,这份圆圆满满的喜气与幸福源于在困难时不放弃、坚持美好念想往前走的精神。朴实、坚强而善良母亲,借助年糕传递给我们的这股精神,早已在潜移默化里成为我们的家风,将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王月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