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生活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地评线】黄土风网评:创建森林城市再造锦绣美景

时间:2021-09-29 12:00:17 | 来源:山西日报

中国共产党太原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9月26日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开幕。会议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全域治山筑牢生态屏障,系统治水打造整体水系,强力治气守护蓝天白云,以“双碳”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再造“山如黛染、水似碧玉、蓝天常在、城入画屏”的锦绣美景。

“山如黛染、水似碧玉、蓝天常在、城入画屏”,这是未来“锦绣太原城”生态的具体描述,也是太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所在。太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是围绕“绿水青山,森林太原”的愿景,结合太原市地域特点,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抓好“一核、两脉、三圈、四极”建设,将太原打造成为林山相依、林水相伴、林田相间、林路相绕、林村相映、林城相衬,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生态城市。因此,太原市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步伐,就是加快再现“锦绣太原城”生态的步伐,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重合性。

林山相依,方能山如黛染。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众木成“林”,林木森森,方能山如黛染。《太原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的“一核、两脉、三圈、四极”,都是在围绕植树造林开展,多数围绕荒山绿化进行。比如,“两脉”其一就是围绕太原的东、西、北山形成的山脉,开展绿化造林重点建设工程建设,在太原市中心城区外围形成生态保护的屏障。

林水相伴,方能水似碧玉。水的命脉在山。太原市的山脉与水脉构成了一种“山为屏障、水为滋养,山为依托、水为网络”的总体结构,汾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水脉,水脉串联起了太原市中心城区以及下辖的三县一市。实现汾水漾碧波,只有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通过在水脉周边开展水系绿化等工程,才能构建生态连通的廊道,实现水似碧玉。《太原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的“两脉”其一就是围绕汾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水脉开展绿化工程,实现林水相伴,从而实现水似碧玉。

绿水青山,方能蓝天常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由山川、林草、湖沼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无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加快创建森林城市,实现绿水青山,方能蓝天常在。《太原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中的“一核、两脉、三圈、四极”建设,就是通过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城市和农村、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现大地的绿水青山,最后实现蓝天常在。

林城相衬,方能城入画屏。“一核”的主要任务让森林走进城市,将在太原市中心城市核心区进行生态景观建设,这是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主核。太原市中心城市是太原市人口最为集中、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是对生态环境改善诉求最为迫切的区域。在这一核上,未来将重点推进中心城区景观建设,增加绿地面积,尤其是开展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使城区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使林城相衬,森林走进城市,实现城入画屏。在提高广大市民对国家森林城市规划建设的认同感的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创建森林城市,再造锦绣美景。再造“山如黛染、水似碧玉、蓝天常在、城入画屏”的锦绣美景,需要全域治山筑牢生态屏障,系统治水打造整体水系,强力治气守护蓝天白云,需要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创建森林城市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太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已经全面展开,相信,随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成功,太原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现代化都市,将呈现西山增翠色、东山展新颜、百里汾河如画廊的锦绣美景,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筑牢生态屏障。(王书宏 邢云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